第77章 杂事1(1 / 2)
第二天,王远就知道事情的经过了。
大伯母找到陈氏和王大山商量,几天之后,就请媒人到女方家去。
王安又激动又忐忑,万一齐大厨不同意怎么办,在家里面急的转圈圈。
大伯母看见他这样就来气,这小子真能憋,昨天才告诉他们自己相中的女子,让他们赶紧去提亲。
听他一说,立马意识到这是幢好姻缘,人家那里同不同意还不知道,赶紧请了个口碑最好的媒人去人家家里面探探口风。
想到这里,不客气的往他头上拍了一巴掌,呵斥道:“还不赶紧帮你爹拉车子干活,瞎站着干嘛,都是要定亲的人了,一天天的光闲着,以后怎么养得起你媳妇我孙子,看见你在这里站着我就生气。”
才回家没几天,就遭受他娘亲这样的待遇,王安自知理亏不敢反抗,委屈巴巴的跑到后院帮他爹拉车子。
今日是张定信的秀才宴,王远早早地去张家村参加,场面和他家办的差不多,王远坐在主桌,和冯帆高辞憾他们几人坐在一起。
王远趁机询问冯帆关于明清书院的事情,端起茶杯敬他一杯,笑着问他:“冯兄,明清书院具体什么时候开考?”
冯帆回敬他一杯:“我老师昨日来书信说,八月一号书院开学堂,我在临安县办完宴席,就要走了,去书院进学。”
“九月二十号准备开考,时间考两天,可以提前十天走水路去临东府,在附近的客栈租一间房就行,我作为书院的学生也会帮忙,到时候我提前找到您的位置,和你见面。”
又接着说:“书院不允许带下人,也不允许外住,必须自己洗衣服......”
王远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心想,正好,反正他又没有下人,也没有地方可以外住,正所谓一穷二白,至于自己动手洗衣服这完全就是小事情。
冯帆说了很多事情,王远大概了解了书院内部的情况,和现代高中寄宿学校很相似,他敢肯定里面有前辈穿越者的手笔,这么大的一个书院,还这么有名,那说不定里面真的有皇孙,王远兴奋地想。
又有点忧愁,就是束修有点小贵,学费加上吃住一次性交齐,大概一年十两银子,要是再出去参加一些文会,虽说他不喜欢,但总得合群参加个一两次,出门一趟这怎么也得200文左右。
那要是能考上前十名的话,学费是全免,相当于给优秀好学生的奖励。
王远不敢想自己能考上前十名,毕竟里面还有举人参加考试,竞争实在是太激烈。
冯帆解释,举人不一定会被录取,主要是看比例,会录取举人中的一些,再录取秀才中的一些,这样录取人数总共加起来凑成100人,至于排名会分开排名。
王远了然的点头,这样就跟初中考试分流一样,农村和城市的高中录取人数按照比例进行,农村的教学资源终究比不上高中的教学资源,倒是挺公平的,真要按照才学进行录取,秀才肯定没有举人优秀。
王远稍微有点信心,他要争取秀才中的前几名,这样就能免束修费用,虽说难度肯定不会小,怎么着也得试一试。
在张家村吃完饭,王远搭着高辞憾的牛车回家。
到家,看见家里面的气氛不是很好,王安的脸上半喜半忧,喜的是齐大厨一家同意王安娶他们的女儿,说明相中王安这个人了,忧的是王安必须在临安县有个房子,不能让齐云住在王家村。
听完三丫的解释,王远也能理解,谁也不想让自己的闺女下嫁,从县城委屈住在农村,住惯了县城的生活,住在农村必然有很大的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