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胡惟庸落幕(2 / 2)
“他们骑兵打不过步兵?这怎么可能?”
“轻骑兵主要是灵活,用轻骑兵冲步兵,那不是蠢货嘛,他们步兵不行,骑兵更不行,步兵不会守城,大帅也不会在平地和他们骑兵打,他们骑兵发挥不出优势,自然就败了。”
“少爷!少爷!”
就在二人谈天说地之时,阿福小跑着跑了过来,差点滑倒了。
“怎么了?可是斩了?”
“没斩!剥皮充草!剥皮充草!”
“事定了?”
“定了!现在外面到处都是拿人的军士。”
“吩咐下去,最近这几天家里人不许外出,咱们家大门紧闭!如果再去大伯家知会一声,最近如果有人上门走门路让咱求情的,通通不允理会,不管是谁!一定一定不能理会!”
“小的这就去安排。”
“等等!如果实在是推脱不过,让老爷子给我爹写信。”
“好,还有吗?”
“我去浙江的车马粮食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冬衣肉干米粮样样不缺。”
“那就行,去准备吧。”
“小的告退,马上又下雪了,少爷还是回房间里的好,莫冻着了。”
阿福话音刚落,天空中就慢慢的落下来一些雪花。
郭岳披着皮袄,伸出右手站在屋檐下,试图接下这整个冬天。
洪武十三年正月初六,胡惟庸与御史大夫涂节被剥皮萱草,尸体弃之于市。
随后,朱元璋以胡惟庸谋逆,必有同党为由,下旨彻查胡惟庸同党,短短几个月时间,牵连被杀的文武官吏及其亲属一万多人,流放家眷三万余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原御史中丞涂节,这就是个倒霉蛋,原本朱元璋还不想杀他呢,但因为商家兄弟插了一脚,让涂节从第一告发人变成了第二告发人。
胡惟庸案开始清算时,本着要死一起死的想法,很多官员弹劾涂节是见谋反事败才检举的胡惟庸,是为了活命,纷纷请求朱元璋处死涂节,涂节百口莫辩,于是涂节也被清算了,不过朱元璋还是给他留了条血脉,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不久之后,朱元璋废宰相制度,并下令后世子孙不可恢复宰相,设四辅官制度,仿周礼,寻民间饱读诗书的长者帮其处理政务,为洪武十五年的设立的“殿阁大学士”提供了宝贵经验,这就是内阁的最初雏形。
但大权在手的朱元璋根本不相信外人,比起其他皇帝,朱元璋多了些自私和猜忌,他不相信除了朱家之外的人,所以他把辅政官最重要的拟票权死死的抓在手里,找的人也都是一些年老没有政务经验的辅官,以至于这一优秀的制度最后只经历了一年十个月就失败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老朱的文治真的不行,或者说他太自私太专权,内阁成员没有拟票权还是内阁吗?
但你不得不承认,只对朱元璋个人而言,这个制度是成功的。
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根本目的是彻底根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他设立殿阁大学士,是为了在不创造新权臣的前提下,有人能帮他处理文书和咨询工作。
从这个角度说,殿阁大学士完美地履行了秘书和顾问的职责,且从未对皇权构成任何挑,他们只是朱元璋选出来的牛马,是帮助自己大权在握,而不是帮助大明百姓的牛马。
但对整个大明来说,他失败了,败的无可争议。
胡惟庸案后,太子朱标仁善的名声几乎达到了顶峰,也可以说从这个时候,朱标就成了历史地位最稳固的太子,朱元璋是这么认为的,满朝文武也是这么认为的。
【第一卷完!】
【第二卷:南征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