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公海迷踪·家的港湾(2 / 2)
陈遇被他这做派弄得一愣:“怎么了?又发现可疑渔船了?”
“不是渔船!”王小虎左右看了看,这才从他那件沾了些许油污的工装外套内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防水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物件,放在桌上,“你看这个!”
陈遇疑惑地打开油布,里面赫然是一个巴掌大小、造型奇特、带着螺旋桨和摄像头的小型装置,看起来像某种工业用的微型无人机或者水下机器人,但做工粗糙,像是拼装货,表面还有些许磕碰和海水侵蚀的痕迹。
“这是……?”陈遇拿起那个小装置,入手颇沉。
“今天下午,咱们一条在码头外围做例行巡检的工作艇,在清理航道边漂浮垃圾时,用网兜捞上来的!”王小虎指着那装置,眼睛放光,“一开始以为是哪个小孩玩的遥控飞机掉水里了,没在意。后来有个眼尖的兄弟说,这玩意儿底下好像还连着根细线,像是天线!我就觉得不对劲,赶紧拿过来给你和伟哥看看!”
陈遇眼神一凝,立刻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张伟:“伟哥,虎子在我这儿,捞到一个可疑装置,你立刻过来看一下。”
几分钟后,张伟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入。他依旧穿着那身黑色卫衣,看到桌上的装置,镜片后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他走过去,没有立刻用手碰,而是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工具箱里拿出一个手持式扫描仪,对着装置上下扫描起来。
“非民用频段信号残留……微型高能电池……集成度不高的图像采集和传输模块……”张伟一边扫描,一边冷静地报出数据,“外壳有简易防水处理,但工艺粗糙,应该是小作坊产品或自行改装。底部有磁性吸附装置的痕迹。”
他放下扫描仪,看向陈遇和王小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低成本的、用于近程侦察和水下窥探的简易无人潜航器,或者说是水上无人机。其作用范围不会太大,主要针对港口、码头、近岸固定目标进行图像采集和信号探测。应该是对方散布的众多侦察‘眼睛’之一,可能因故障或操作失误丢失,被潮水带到了我们码头附近。”
王小虎一听,顿时火了:“妈的!还真是不死心!各种下三滥的手段都用上了!连这种小玩意儿都放出来了!”
陈遇面色冷峻:“这说明对方对我们的码头,乃至测试船队依然抱有极大的兴趣。虎子,立刻组织人手,对码头周边水域,特别是水下,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眼睛’!同时,加强所有进出港船只的检查,防止有人利用船只携带或布放这类设备!”
“我这就去!”王小虎二话不说,抓起那个装置就要走。
“等等,”张伟叫住他,递过去一个特制的屏蔽袋,“用这个装起来,我带回去做进一步分析,看看能否找到其控制终端的线索。”
“好嘞!”王小虎接过袋子,小心翼翼地把装置装好,风风火火地又冲了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陈遇和张伟。张伟看着陈遇,推了推眼镜:“对方的手段在升级,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更加隐蔽和难以防范。我们需要加强物理层面的反侦察措施,特别是水下和低空领域。”
陈遇点点头:“我会让虎子加强这方面的布防。伟哥,网络上的压力不能减,要继续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
“明白。”张伟简短回应,拿着屏蔽袋离开了。
接连的发现让陈遇意识到,与“环太平洋基金”的这场较量,已经从明面上的商业竞争、舆论攻防、供应链打击,蔓延到了更加隐蔽、更加无所不用其极的侦察与反侦察、渗透与反渗透的层面。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争。
傍晚下班,陈遇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高度紧绷带来的消耗。他驱车回家,车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一片和平繁荣的景象。但在这片繁华之下,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暗战正在上演?
回到遇龙苑,刚打开门,一股浓郁的饭菜香气就扑面而来,中间还夹杂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爸爸回来啦!”眼尖的希希第一个发现他,丢下手中的玩具赛车,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抱住他的腿。
安安也抱着她的兔子玩偶,摇摇晃晃地跑过来,仰着小脸:“爸爸,今天老师表扬我画画了!我画了我们家,有爸爸,妈妈,哥哥,还有爷爷奶奶,外婆!”
陈遇心中的疲惫和阴霾瞬间被这温馨的画面驱散了大半。他弯腰,一手一个将两个孩子抱起来,在他们脸上各亲了一口:“真棒!我们安安是小画家了!希希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我今天体育课跑赢了所有人!”希希挺起小胸脯,一脸骄傲,“老师说我接力赛肯定没问题!”
“好!到时候爸爸去看你拿冠军!”陈遇笑着,抱着孩子们走进客厅。
林莉系着围裙,正从厨房里端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糖醋排骨,看到他们父子三人,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回来了?洗洗手准备吃饭了。爸和妈去赵姨家送点刚腌好的酸菜,一会儿就回来。”
餐厅的灯光温暖明亮,餐桌上摆满了毛凤英和赵梅精心准备的菜肴。很快,陈平和毛凤英也回来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其乐融融。陈平难得地没有谈论厂里的事,反而兴致勃勃地跟希希讨论起运动会接力的技巧,毛凤英则不停地给安安夹她爱吃的虾仁。
看着父母脸上满足的笑容,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童言稚语,感受着身边林莉温柔的目光,陈遇觉得内心被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填满。这就是他重生以来,拼尽全力想要守护的一切。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份安宁,无论面对怎样的风浪,他都有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饭后,陈遇陪着希希在客厅练习交接棒,纠正他的起跑姿势。安安则坐在林莉怀里,拿着彩笔在画纸上涂鸦,不时举起她的“大作”给陈遇看。温馨的氛围如同暖流,缓缓流淌。
然而,加密手机的震动再次打破了这份宁静。陈遇看了一眼屏幕,是杨振军。他对林莉递过一个歉意的眼神,起身走向书房。
接通电话,杨振军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深夜的寒意和不容置疑的严肃:“陈总,两个消息。一,滨城远郊那个非法中继站已被成功端掉,抓获两名操作人员,初步审讯,他们受雇于一个境外Ip,定期向海上特定方向发送加密信号,内容不详,但时间点与‘海洋探险者’号的活动高度吻合。二,我们通过特殊渠道确认,‘环太平洋基金’亚太区的一名高级负责人,已于昨日秘密抵达香港。其此行目的,极可能与沈浩有关,也可能……与‘海洋探险者’号及‘蓝鹊’计划的下一步动向有关。”
陈遇的心猛地一沉。高级负责人亲临?这意味着对方的重视程度再次升级,接下来的行动,恐怕会更加凌厉和不可预测。
“看来,他们是打算在海上,跟我们做个了断了。”陈遇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未必是了断,但肯定是重要一步。”杨振军冷静分析,“‘海洋探险者’号返回‘蓝鹊礁’,高级负责人现身香港,沈浩这条线尚未完全放弃……这一切都指向他们正在整合资源,调整策略。陈总,你们旭遇是他们的核心目标之一,务必提高警惕,尤其是海上测试和数据安全。”
“我明白。”陈遇沉声道,“我们会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自己的阵地上。”
“很好。”杨振军的语气中透出一丝赞许,“保持沟通,随时同步信息。这场仗,越来越有意思了。”
结束通话,陈遇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和远处零星的灯火,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那片名为“蓝鹊礁”的遥远海域上。
海上的迷雾愈发浓重,但家的港湾,给了他最坚定的航向。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张伟的线路,声音沉稳有力:
“伟哥,通知下去,明天一早,我要亲自去海上测试船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