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蛛丝马迹·家的温度(1 / 2)
张伟那句“‘信标’……安置在样本存放点附近!”如同又一记无声惊雷,在陈遇心头炸响,余波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不是夺取,而是安置信标?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完全打乱了他们之前对敌人目标的判断。对方不惜动用如此精锐的水下渗透力量,冒着暴露的巨大风险,真正的目的竟然不是盗取那被视为“钥匙”和“活体密码本”的“龙涎木”本身,而是要在它旁边放一个“标记”?
这个“信标”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是为了远程监控“龙涎木”的状态?还是为后续更隐蔽的行动提供指引?亦或是……它本身就能与“龙涎木”产生某种他们尚未知晓的互动?
一瞬间,无数疑问和更深的寒意涌上陈遇心头。他感觉对手就像一条隐藏在深水下的章鱼,看似伸出了一条触手被斩断,但其真正的意图和更多的触手,依旧隐藏在浑浊的泥沼之下。
“信标……”陈遇的声音因震惊和急速思考而略显沙哑,“什么样的信标?找到了吗?”
“正在对三名渗透者进行彻底搜查,并对他们经过的水域和泵站区域进行地毯式探测!”张伟语速极快,“‘蛟龙’分队也在检查那艘被捕获的微型DPV。从第三名渗透者的供述来看,他声称信标体积很小,易于隐藏,且具备长时工作和某种……‘被动触发’或‘环境谐振’特性,具体原理他不清楚,他只是执行者。”
“被动触发?环境谐振?”陈遇咀嚼着这两个词,眉头紧锁。这听起来比单纯的定位信标更加棘手。“立刻将这一情况同步给杨大校和国家专家组!这可能是比直接夺取样本更阴险的后手!”
“明白!信息已最高优先级发送!”张伟回应,“另外,关于那批失窃的实验性部件,杨大校那边已经启动内部调查程序,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结束与张伟的通话,陈遇站在原地,久久未动。办公室内灯火通明,窗外夜色深沉,但他却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更加迷雾重重的战场。敌人的手段层出不穷,目标也越发诡异难测。
“他妈的!这帮孙子,花花肠子真多!”一旁刚换上干净工装,头发还湿漉漉的王小虎忍不住骂了一句,打破了沉默。他脸上还带着抓获渗透者的兴奋余韵,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耍了的不爽,“搞这么大阵仗,又是水下推进器,又是强光炸弹的,结果就为了放个小玩意儿?早知道这样,老子还不如在涵洞里多撒几网,说不定还能捞几条鱼加餐!”
他这粗豪又带着点无厘头的抱怨,让气氛凝重的办公室稍微松动了一下。旁边几个同样刚换下湿衣服、脸上还带着疲惫却眼神兴奋的机动队员都忍不住低笑起来。
陈遇也被他这话逗得嘴角微扬,摇了摇头:“虎子,要是真那么简单就好了。这个‘信标’恐怕比我们想的要麻烦得多。”他看向王小虎,语气转为严肃,“对方计划周密,连研究所失窃的技术都用上了,背后牵扯恐怕极深。抓到人只是第一步,撬开他们的嘴,找到那个信标,弄清楚他们的全部计划,才是关键。”
“遇哥你放心,审人我在行!”王小虎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保证把那几个水耗子知道的东西都掏出来!敢在咱们地盘上撒野,就得有被当成咸鱼晒的觉悟!”
“注意方式方法,有专业的人在场配合。”陈遇叮嘱了一句,他知道王小虎有分寸,但更知道这事关重大,必须严谨。“另外,厂区的警戒不能松。虽然抓到了这三个人,但谁也不能保证没有第四个、第五个。研发中心和家里的安保,一丝一毫都不能懈怠。”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加强巡逻和暗哨!”王小虎应了一声,风风火火地就要往外走,走到门口又想起什么,挠了挠头,“那啥……遇哥,我先去接趟牛牛,那小子发烧了,苏婷催得急,我接上他就回来!”
陈遇看着他那副糙汉子却记挂儿子的模样,心中一软,点了点头:“快去吧,孩子要紧。这边有我和伟哥盯着。”
王小虎这才如蒙大赦,一溜烟跑了。
陈遇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虎子为了厂子拼尽全力,自己家里孩子生病都顾不上,这份情谊,他记在心里。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林莉的线路。
“莉莉,安安怎么样?”陈遇的声音带着关切。
“接到家了,量了体温,38度2,有点蔫,刚喝了点水睡下了。”林莉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还算镇定,“希希很乖,自己在写作业。厂里……没事了吧?我听到好像有动静。”
“暂时控制住了,抓到了几个潜入的人。”陈遇言简意赅,没有多说细节以免她担心,“安安发烧,你多费心。我这边处理完就回去。”
“嗯,你忙你的,家里有我。”林莉顿了顿,低声道,“你自己也小心。”
“我知道。”
放下电话,陈遇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大家都有家,有孩子,为了守护这份平凡的美好,他必须带领旭遇,也必须配合国家,将一切威胁彻底清除。
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开始审阅张伟同步过来的关于三名渗透者的初步资料和装备分析报告。那些经过改装的DPV,失窃的技术部件,以及那个尚未找到的“信标”,都指向一个拥有强大技术背景和资源调动能力的对手。“环太平洋基金”和那个神秘的“船长”,其能量和危险性,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时间在紧张的后续处理中悄然流逝。对厂区地下涵洞和泵站的彻底搜查在张伟的远程指挥和王小虎留下的人员配合下展开;对三名渗透者的审讯由国家相关部门派出的专家和王小虎(接回孩子后立刻赶回)共同进行;杨振军那边也不断传来关于失窃技术追查和“信标”分析的最新进展。
凌晨三点多,加密通讯器再次响起,是杨振军。
“陈总,三件事。”杨振军的声音透着彻夜未眠的沙哑,但依旧沉稳有力,“第一,对三名渗透者的初步审讯有了结果。他们隶属于一个国际知名的、背景复杂的私人军事服务公司,受雇于一个经过多层转手的匿名账户,直接指挥者身份不明,但指令源头最终指向香港。他们的任务是利用我们内部泄露的、经过修改的厂区地下结构图,潜入并抵达研发中心正下方的K7区,将一枚特殊信标安置在尽可能靠近‘龙涎木’样本存放点的位置。关于信标的具体技术细节,他们不知情。”
内部泄露图纸!虽然早有猜测,但被证实依旧让陈遇心头一沉。旭遇内部,果然还有没清理干净的钉子!
“第二,”杨振军继续道,“关于那枚信标,技术专家组根据渗透者的描述和其装备特性,初步判断可能是一种利用特定材料谐振原理工作的微型长时信标。它本身不主动发射强信号,而是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特定能量场(比如‘龙涎木’持续发出的生物电信号)变化,来改变自身的某种物理特性(如微弱电磁辐射或声波反射特征),从而成为一种极难被常规手段探测到的‘被动标记’。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张伟主任之前没有监测到异常的主动信号发射。”
被动标记!通过感知“龙涎木”信号来改变自身特性?陈遇立刻抓住了关键:“也就是说,这个信标本身可能无法远程追踪,但只要它被成功放置,对方就能通过特定的探测手段,在远距离上识别出这个被‘标记’的位置?”
“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杨振军肯定道,“这是一种非常隐蔽的标记和定位技术。如果被他们得逞,即使我们加强安保,对方也可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通过这个标记实现远超常规手段的精准定位,甚至……引导后续的精确打击。”
陈遇倒吸一口凉气。这比直接盗取样本更可怕!这意味着“龙涎木”和旭遇的核心研发区域,在对方眼里可能始终处于一个被“高亮标注”的状态!
“必须找到它!”陈遇斩钉截铁。
“这就是第三件事。”杨振军道,“联合专家组根据渗透者的行动路线、信标可能的技术原理以及K7区的地下结构,已经划定了几个最可能的信标藏匿区域。搜索队正在使用特制的宽频谐振探测仪进行精细扫描。同时,对旭遇内部可能泄露图纸人员的排查,也已秘密启动,由国安部门主导,我们需要旭遇方面无条件配合。”
“没问题!旭遇上下一定全力配合!”陈遇毫不犹豫,“我会立刻安排李文博和孙宇,提供研发中心地下区域的详细结构参数和所有可能的谐振干扰源信息,协助搜索。”
“好。保持联络。找到信标,挖出内鬼,我们才能算是真正挫败了这次阴谋。”杨振军结束了通话。
陈遇放下通讯器,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事情远比想象的复杂。他立刻接通了孙宇和李文博实验室的专线,将杨振军通报的情况和需求告知。
电话那头的孙宇一听就炸了:“我靠!内部有鬼?还他妈想给咱们实验室装‘GPS’?让老子知道是谁,非把他塞进材料烧结炉里做成陶瓷不可!”
李文博则要冷静得多:“明白了,陈总。我们会立刻整理所有地下管廊、电缆布线、大型设备电磁兼容参数,以及‘龙涎木’样本当前生物电信号的详细频谱特征,协助专家组建立更精确的谐振模型,缩小搜索范围。理论上,信标要感知‘龙涎木’信号并产生谐振,其放置点必须处于信号的有效辐射范围内,且避开强电磁屏蔽和干扰源。”
“辛苦你们了,尽快。”陈遇叮嘱,“另外,内部排查期间,研发中心所有人暂时不得随意离开,对外通讯也会受到监控,让大家理解配合。”
“明白,我们会做好解释工作。”李文博沉稳应答。
安排完技术支援,陈遇又联系了林莉,告知她内部排查即将开始,需要财务部门配合提供近期所有涉及基建、安保、图纸管理等相关人员的经费报销、权限变动等记录。
林莉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轻声问道:“很严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