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内鬼现形·退休顾问的末路(1 / 2)
陈遇脸上那抹难得的舒心笑容还没完全漾开,加密卫星通讯器专属频道那独特的、代表最高优先级的蜂鸣声就急促地响了起来,瞬间将帐篷外初升朝阳带来的片刻宁静击得粉碎。
是杨振军。
陈遇眼神一凝,迅速退回帐篷内,对还在兴奋讨论的王小虎等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按下了接听键。
“陈总,慕尼黑那边恢复的部分数据中,包含了一些与滨城内部人员联系的加密记录碎片。”杨振军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听不出喜怒,却带着金属般的冷硬,“经过破译和交叉比对,我们锁定了一个高频出现的内部代号——‘园丁’。这个‘园丁’,在过去的三年里,持续向唐纳德·陈的团队传递关于旭遇,特别是关于‘星煌’材料前期研发阶段的技术参数和非核心但关键的工艺流程信息。”
内部有鬼!而且潜伏了至少三年!
帐篷内的气氛瞬间冻结。王小虎脸上的笑容僵住,随即转化为暴怒前的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孙宇和李文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和难以置信。张伟在屏幕那头,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扫描仪,已经开始在脑海中过滤所有可能接触过这些信息的人员名单。
“身份确认了吗?”陈遇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太多情绪波动,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怒极的标志。
“初步锁定。”杨振军的回答言简意赅,“数据关联指向旭遇集团基建科前负责人,赵德明。他于一年前‘正常’退休。但记录显示,在他退休后,‘园丁’与对方的通讯并未完全停止,只是频率降低,方式更为隐蔽。我们高度怀疑,这个赵德明,即使不是‘园丁’本人,也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赵德明!基建科前负责人!
陈遇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总是穿着半旧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见人先带三分笑的老头形象。他在红星机械厂时代就是基建口的老人,旭遇接手厂房后,考虑到他对厂区地下管网、建筑结构了如指掌,被留用并担任基建科负责人,直到去年退休。厂里念及他是老员工,还给他办了风光体面的退休欢送会!
“基建科…老河湾装置的前期铺设…”陈遇喃喃自语,眼神瞬间变得冰寒刺骨。如果说厂区内部有谁能在不引起太大注意的情况下,为外部势力铺设那种需要接入地下管网、甚至可能涉及小型土建工程的装置提供便利,赵德明这个位置,再合适不过!
“需要立刻实施抓捕吗?”杨振军问道,“我们的人已经就位,可以随时控制赵德明。”
“不,杨大校。”陈遇立刻否定,思路清晰无比,“赵德明退休已一年,他很可能只是一个执行者,或者中间人。他背后必然还有上线,这个上线能接触到更核心的技术情报,并且可能至今仍潜伏在旭遇内部!打草惊蛇,只会让真正的大鱼受惊潜逃。”
他顿了顿,语速加快:“请将赵德明的所有资料,尤其是他退休前后接触密切的人员名单、通讯记录,全部同步给张伟。伟哥,立刻动用所有数据挖掘手段,交叉分析,给我把那个隐藏更深的‘园丁’,或者赵德明的直接上线,挖出来!”
“明白!数据已接收!分析引擎全开!”屏幕上的张伟没有丝毫犹豫,双手在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他身后的数据大屏上,无数信息流开始疯狂滚动、碰撞、关联。
“王小虎!”陈遇转头,目光如炬。
“到!”王小虎一个激灵,挺直了腰板,脸上的横肉都绷紧了。
“你亲自带一组绝对可靠、嘴巴最严的兄弟,便装出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盯死赵德明!记住,是盯死!我要知道他每天见了什么人,去了哪里,哪怕他下楼扔个垃圾,吃了什么早餐,我都要知道!但绝不能让他有丝毫察觉!”陈遇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如果他有任何异常举动,比如试图离开滨城,或者与特定人员紧急接触,立即控制!”
“遇哥你放心!老子倒要看看,是哪个吃里扒外的王八蛋敢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搞鬼!”王小虎把拳头捏得发白,眼中凶光毕露,“我亲自去!保证连他一天上几趟厕所都给你数清楚!”
“注意方式方法,虎子,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能出任何纰漏!”陈遇叮嘱了一句,他知道王小虎性子虽然火爆,但办正事从不含糊,尤其是这种需要耐心和狠劲的活。
“明白!”王小虎重重点头,立刻掏出手机开始点兵点将。
陈遇又看向孙宇和李文博:“孙宇,文博,你们立刻返回研发中心,以常规技术档案整理和保密检查的名义,秘密调阅赵德明在职期间,经手过的所有与厂区基建、改造,特别是涉及地下管网、通风系统、K7区及周边区域相关的图纸、审批文件和施工记录。重点查找任何不合常理的修改、未经说明的额外接口,或者与标准规范存在细微偏差的地方。注意,动作要自然,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好!”“明白!”孙宇和李文博也知道事情轻重,立刻起身,抓起随身设备就往外走。
“遇哥,你放心,搞技术筛查,我和老李是专业的!保证把那老小子留下的蛛丝马迹都给他翻出来!”孙宇走到门口,还不忘回头挥舞了一下拳头,只是那乱糟糟的头发和布满血丝的眼睛,让他这保证看起来少了几分气势,多了几分滑稽。
李文博则只是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补充了一句:“我们会特别注意时间节点,与慕尼黑那边提供的通讯记录进行交叉验证。”
安排妥当,帐篷内暂时只剩下陈遇和屏幕上的张伟。陈遇走到简易行军桌前,拿起已经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冰冷的液体让他因愤怒和紧张而有些发烫的喉咙稍微舒服了一些。
“伟哥,有初步方向吗?”陈遇看着屏幕上依旧在疯狂滚动的数据流。
张伟头也不抬,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击出残影,语速飞快:“赵德明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退休后主要活动就是遛弯、下棋,接触的多是原来的老同事和邻居。但他的银行流水在退休前后,有几笔无法明确说明来源的中等额度款项存入,虽然做了伪装,但资金来源指向海外空壳公司。通讯记录方面,他有一个使用了多年的非实名注册号码,与一个经过多次跳转的境外号码存在定期联系,联系时间……多集中在深夜。”
他顿了顿,调出一个图表:“重点在于,我交叉比对了赵德明退休前半年内,有权限频繁接触非核心但涉密技术资料,并且与他存在工作交集或私人往来的人员名单。结合通讯基站数据定位,发现有一个人,在赵德明退休后,依然与他存在数次非正常时间、非公开场合的短暂会面。这个人的身份……有些敏感。”
“谁?”陈遇的心提了起来。
“集团退休技术顾问,罗永康。”张伟缓缓吐出一个名字。
罗永康!
陈遇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个人他太熟悉了!罗永康是旭遇发展早期的功勋技术员之一,虽然不是“星煌”项目的核心成员,但在普通特种金属材料的工艺改良和质量控制方面贡献不小,为人谦和,在厂里人缘很好。三年前,他因年龄和身体原因申请提前退休,陈遇和毛旭还亲自为他举办了欢送会,并聘请他担任集团的荣誉技术顾问,偶尔回来做一些指导工作,算是给了极高的礼遇。
竟然是他?!
“确定吗?”陈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基站定位数据、小区监控录像碎片(部分被覆盖或损坏,但仍有残留),以及罗永康个人电子设备(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元数据)的移动轨迹,与赵德明非实名号码的活动轨迹,在特定时间点高度重合。”张伟的语气带着技术工作者特有的严谨,“虽然缺乏直接的通话或见面影像证据,但间接证据链的指向性非常强。而且,罗永康作为前技术骨干,他有足够的权限和知识,获取并判断哪些技术信息具有传递价值。”
陈遇沉默了。一股被背叛的怒火混合着冰冷的寒意,在他胸中翻涌。罗永康,那个总是笑眯眯称呼他“陈总”、对厂里年轻技术员倾囊相授、被许多老师傅敬重的老前辈,竟然是潜伏最深的内鬼?是那个代号“园丁”,持续向唐纳德·陈输送情报的人?
“罗永康现在在哪里?”陈遇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冷静地问道。
“根据他手机信号显示,目前在他位于滨城市区中心的家中。最近一周没有异常出行记录。”张伟回答。
“继续监控他的所有通讯和网络活动。虎子那边盯紧赵德明。孙宇和文博应该很快会有发现。”陈遇沉声道,“等证据链再扎实一些,我们立刻动手!”
……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流逝。
下午三点,孙宇和李文博那边率先传来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