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官方接触·新的契机(1 / 2)
陈遇那番顾全大局的话音刚落,甲板上的气氛虽然缓和,但依旧弥漫着一丝淡淡的遗憾和等待的焦灼。那条接近五百斤的蓝鳍金枪鱼依旧静静悬在吊机上,在南海的阳光下闪烁着幽蓝而略带悲壮的光泽,仿佛一个被暂停的传奇。
“唉,白瞎了这么大一条鱼……”王小虎挠了挠他那头硬茬似的短发,吊着的胳膊让他动作有些滑稽,他凑到鱼旁边,用没受伤的手比划着,“这得做多少顿生鱼片、煎多少块鱼排啊!遇哥,你说这科研取样,不会把最好的部位都给取走吧?那咱们不是亏大了?”
苏婷在一旁听得直翻白眼,没好气地轻轻拧了他一下:“你就知道吃!国家有国家的规定,保护濒危物种是正事!再说了,遇哥刚才不都说了吗,过程最重要!你呀,思想觉悟有待提高!”
“我这不是……替大家觉得可惜嘛!”王小虎讪讪地辩解,但声音在苏婷“威严”的目光下越来越小。
孙宇倒是很快调整了心态,他又推了推他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重新闪烁起研究者的光芒,他围着金枪鱼转悠,嘴里又开始念念有词:“从科研角度讲,这确实是非常珍贵的研究样本!成体蓝鳍金枪鱼的肌肉结构、脂肪代谢、重金属富集情况,以及其长途洄游的生理适应机制,都是极好的研究课题!如果能拿到一些组织样本,哪怕是依法采集后剩余的部分,对我们的仿生学研究也有很大价值……” 他越说越兴奋,下意识地又想去摸他的宝贝笔记本。
李文博相对务实,他看向陈遇,冷静地分析:“陈总,既然要配合调查和科研,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钓获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水深、使用的钓具和饵料,最好能有影像资料证明是娱乐性钓获而非商业捕捞。周凯,你刚才拍的照片和视频都很关键。”
周凯立刻拍了拍胸前的相机,自信满满:“放心吧李工!从遇哥中鱼到搏斗,再到最后起鱼,全过程高清无码,多个角度,保证记录得明明白白!连虎子哥那着急上火的表情包我都拍了好几张,绝对证据确凿!” 他的话又引来一阵轻笑,冲散了些许沉闷。
陈遇点了点头,对李文博的提醒表示赞同:“文博考虑得周到。莉莉,这方面你协助一下周凯和文博,把资料整理好。毛蛋,你跟船老大沟通一下,把我们的航行轨迹、停泊坐标这些数据也准备好。”
“明白。”
“交给我,遇哥。”
林莉和毛蛋立刻应下,开始分头准备。
孩子们虽然不太明白大人们在讨论什么,但也能感觉到气氛的变化。安安仰着小脸,拉着陈遇的裤腿,奶声奶气地问:“爸爸,大鱼鱼不能吃了吗?它是不是生病了?”
陈遇弯腰把女儿抱起来,虽然手臂依旧酸软,但还是稳稳地托住她,耐心解释道:“大鱼没有生病,它很健康,也很厉害。但是呢,像它这样特别大、特别稀有的鱼宝宝,就像熊猫一样,是需要被保护的。所以我们要把它交给专门研究鱼类的科学家叔叔阿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它,保护更多像它这样的鱼宝宝,好不好?”
安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小脑袋:“哦……那科学家叔叔阿姨会照顾好它吗?”
“会的,他们一定会好好照顾它的。”陈遇肯定地说,心里却知道,这条鱼的命运,大概率是在完成科研取样后,被依法处理。但他不希望过早地将这种现实的残酷告诉孩子。
希希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突然开口:“爸爸,那我们把和它比赛(搏斗)的过程记住,是不是比吃掉它更重要?”
陈遇有些惊讶于儿子的早慧和感悟,他摸了摸希希的头,欣慰地说:“希希说得对。记住这个过程,记住爸爸和它较量的每一分钟,记住它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勇气,这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我们这次出海最大的收获。”
就在大家逐渐接受现实,并开始积极准备配合工作时,远处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两个快速接近的黑点。随着距离拉近,可以看清那是一艘涂着蓝白色涂装、造型威武的中国海警执法船,以及一艘体型稍小、但看起来同样专业的海洋科考船。
“来了。”陈平看着远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种普通老百姓见到国家力量时本能的肃然。
很快,两艘船靠近并平稳地停靠在海钓船旁边。海警船上下来几名穿着笔挺制服、表情严肃的执法人员,而科考船上则下来几位穿着蓝色科研工作服、戴着眼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到来,让甲板上的气氛再次变得正式起来。
为首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面容刚毅的海警警官,肩章显示着他的职级。他首先出示了证件,声音洪亮而规范:“您好,我们是国家海洋与渔业局执法总队暨中国海警局的。请问哪位是陈遇先生?”
“我就是。”陈遇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回应。
警官的目光扫过甲板上那条巨大的金枪鱼,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但很快恢复严肃:“陈先生,我们接到通知,依法对您钓获的这条大型蓝鳍金枪鱼(待鉴定)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国际公约,我们需要对钓获过程进行调查核实,并对渔获物依法进行处置。请配合我们的工作。”
“我们一定全力配合。”陈遇点头,随即示意周凯和李文博将准备好的资料递上,“这是我们钓获过程的记录和部分影像资料,还有船只的航行数据。”
与此同时,那几位科研人员也已经在海钓船船员的协助下,开始对金枪鱼进行初步的检查和测量。他们动作专业而迅速,拿着各种仪器在鱼身上进行测量、记录,并小心翼翼地提取了鳍条样本、肌肉组织和一些体表黏液样本。
一位看起来是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在完成初步工作后,走到陈遇和那位海警警官面前,他的眼神中带着科研工作者的专注和一丝兴奋:“初步判断,这确实是一条极其罕见的、体型巨大的黄鳍金枪鱼成体(注:根据现实设定调整,严格意义上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在中国南海极为罕见,更为常见的是其近亲黄鳍金枪鱼等,同样受保护),在南海海域钓获如此个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感谢陈先生和各位的配合,这些样本和数据对我们研究南海金枪鱼种群生态、年龄生长以及洄游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老教授的话,让陈遇等人心中那份因“损失”巨鱼而产生的遗憾,稍微得到了一些慰藉。至少,这条鱼的价值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