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钓人生路 > 第493章 引蛇出洞·海天网罗

第493章 引蛇出洞·海天网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振军那句“敌人,就在身边”,如同一声惊雷在陈遇脑海中炸响。他站在甲板上,阳光炽烈,海风温热,却感觉一股寒气从脊椎骨缝里钻出来。半径五公里范围内,非法信号源,可能就在某艘船上,甚至……可能就在这艘船上!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甲板。大部分人都还在海里浮潜,欢笑声随着海风隐约传来。船上留守的除了他,就是几名船员在驾驶室和厨房忙碌,看起来一切如常。那个被激活过的非法信号接收器,会是谁放置的?是这些面相憨厚、服务周到的船员中的某一个?还是在他们上船前,就被别有用心的人动了手脚?

他不能打草惊蛇。杨振军的叮嘱言犹在耳。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脸上恢复平静,甚至挤出一丝享受阳光的笑容,重新走向船边,看着水里嬉戏的家人和伙伴。

“爸爸!快下来!罩,努力昂着头,兴奋地朝他挥手,小脸在水波折射下显得格外明亮。

“好,爸爸马上来。”陈遇笑着回应,声音尽量保持自然。他需要表现得和往常一样。

他重新穿上脚蹼,戴上潜水面镜,滑入温暖的海水中。五彩斑斓的珊瑚和穿梭其间的鱼群瞬间包围了他,但这片瑰丽的海底世界此刻在他眼中,却潜藏着无形的危机。他一边陪着林莉和孩子们,指着各种海洋生物,耐心解说,一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留意着海面上任何可疑的船只,以及船上留守人员的动静。

林莉似乎察觉到了丈夫比平时更加沉默和警惕,她靠近他,在水下握住他的手,通过面镜投来一个询问的眼神。陈遇轻轻回握了一下,微微摇头,示意她安心,但眼神里的凝重却无法完全掩饰。

浮潜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陆续尽兴而归,爬上甲板,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看到的美景。船员们贴心地送上毛巾和饮用水。

“太漂亮了!这辈子没见过这么清楚的珊瑚!”王小虎一边用毛巾擦着他那板寸头,一边大声嚷嚷,吊着的胳膊让他动作有些滑稽,“就是这胳膊不得劲,不然老子非得潜深点看看不可!”

苏婷一边帮他擦干后背,一边嗔道:“你就消停点吧!伤还没好利索呢,还想深潜?也不怕水压把你伤口崩开!”

“嘿嘿,我这不是说说嘛……”王小虎讪讪一笑。

孙宇则又开始了他“科学”的总结:“根据观察,这片珊瑚礁的生态系统非常健康,鱼类多样性很高。水温、能见度都极佳,是理想的研究样本区。可惜没带水下摄像机,不然可以记录更多数据……”

李文博相对务实:“风景确实很好,放松效果显着。回去可以考虑将员工疗养的一部分安排在这种地方,有助于缓解科研人员的压力。”

周凯自然是抱着相机不停拍摄,记录着大家出水后的各种表情和互动。

陈遇一边用毛巾擦拭着头发,一边看似随意地扫视着甲板上的船员。船长在驾驶室门口抽烟,大副在检查船锚,另外两名年轻些的船员在收拾大家用过的浮潜装备,还有一名负责厨房的船员正在准备水果拼盘……每个人的表情和行为都看不出任何异常。

那个信号接收器,会藏在哪儿?驾驶室?客舱某个角落?还是公共区域?

他知道,单靠自己观察很难有结果,而且极易引起怀疑。他必须依靠杨振军那边的专业力量。

中午用餐时,陈遇看似无意地和船老大聊起了天。

“船长老哥,这次真是辛苦你们了,服务非常周到。”陈遇笑着递过去一支烟。

船老大是个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中年汉子,接过烟,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得微黄的牙齿:“陈老板太客气了,你们玩得开心就好!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应该的。”

“咱们这船平时保养得不错啊,看起来很新。”陈遇环顾了一下船舱,“这次出海前,有没有做过什么大的检修或者设备升级?”

船老大想了想,说道:“大的检修倒没有,就是出发前一周,按惯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都是合作多年的老伙计做的,放心,绝对没问题!”

“哦?都是固定的维修团队吗?”陈遇看似随意地追问。

“对啊,码头那边‘老周船务’的,干了十几年了,信得过。”船老大肯定地说。

陈遇默默记下了“老周船务”这个名字。这或许是一个调查方向。

午餐后,按照原计划,船只将启程返回滨城港,结束这次南海之旅。大部分人都在客舱休息,或者在三三两两地在甲板上欣赏着最后的海洋风光,带着度假即将结束的满足和一丝不舍。

陈遇借口有些晕船,需要休息一下,回到了自己的客舱。他立刻拿出加密手机,联系杨振军,将船老大提供的“老周船务”信息,以及自己对船上人员的初步观察(未发现明显异常)做了汇报。

“收到。‘老周船务’我们会立刻介入调查。”杨振军的声音传来,“另外,告诉你一个情况,我们远程监测到,那个非法信号源在你们浮潜期间,又有过两次极其短暂的、低功率的激活,似乎是在确认位置或接收指令。对方很谨慎。”

果然还在活动!陈遇心中一紧。

“基于目前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杨振军继续说道,“我们需要对方更多地活动,才能抓住尾巴。返航途中,你需要制造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一个看似能让你单独接触某些‘敏感信息’或‘物品’的机会。”杨振军解释,“比如,你可以假装在船舱的某个公共区域(比如客厅、书房,如果船上有的话)‘不小心’遗落一份看似重要的文件——当然,内容是经过我们处理的,但标题或关键词要足够吸引人,比如涉及‘星煌后续研发方向’、‘与海洋所合作初步构想’之类的。或者,你可以和某位核心成员,比如李文博或孙宇,在某个被认为可能被监听的区域,进行一场看似机密的谈话,内容同样需要设计。”

陈遇立刻明白了杨振军的意图。这是要利用对方的窥探欲,引诱那个潜伏者或者其背后的指挥者采取行动,无论是尝试窃取文件,还是紧急传递信息,都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我明白了。我会和李文博沟通,设计一场‘谈话’。”陈遇沉吟片刻,选择了后者。伪造文件风险稍高,且容易留下实物证据,而谈话更具灵活性。

“好。地点建议选择在船舱客厅,那里空间相对开放,但又可能存在监听死角,符合对方放置设备的心理。时间定在下午三点左右,大部分人可能在午休,环境相对安静。谈话内容,围绕‘星煌’材料在仿生学应用上的巨大潜力,以及你们对与郑海洋教授合作的高度期待和初步技术设想展开,可以适当提及一些听起来关键但实则无关紧要的‘技术参数’或‘研发难点’。”杨振军给出了具体的指示,“我们会同步加强对信号源的监控和周边海域的封锁,一旦对方有异动,立即收网。”

“明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