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钓人生路 > 第495章 科研序曲·暗处的窥探

第495章 科研序曲·暗处的窥探(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遇看着三位风格迥异却同样可靠的伙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力量。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让明媚的阳光彻底洒满会议室。

他望着楼下园区里步履匆匆、充满活力的员工,望着远处城市的天际线,声音沉稳而有力:“虎子觉得烦,文博看得清,孙宇憋着劲。都没错。咱们从街道小作坊走到今天,什么风浪没见过?以前是为了吃饭,为了兄弟们的饭碗,现在,还为了国家争这口气!”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人:“安保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们信任杨大校,信任国家。咱们的本分,就是把‘星煌’搞好,把合作推进好,把生产抓牢。他们在外头搞风搞雨,咱们就在里头扎扎实实搞建设!拳头硬,腰杆子才能挺得直!”

“对!遇哥说得对!”王小虎第一个响应,挥舞着独臂,“咱就给他来个以静制动!他们瞎蹦跶,咱闷头发展!看谁耗得过谁!”

李文博点了点头:“聚焦主业,强化内功,是最好的防御。”

孙宇也摩拳擦掌:“没错!我这就回去催那帮小子赶紧把预研方案弄出来!争取早点出成果,气死那帮王八蛋!”

紧张的气氛被冲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凝聚的斗志。

接下来的几天,旭遇集团仿佛一架上了润滑油的精密机器,高速且有序地运转起来。

李文博带领的对接团队与郑海洋教授的海洋二所建立了稳定的沟通渠道,第一批经过脱敏处理的“星煌”基础性能数据和海洋二所提供的部分鱼类运动学公开数据完成了交换。双方通过加密视频会议进行了首次技术交流,气氛热烈而专业。

孙宇的仿生学预研小组更是热火朝天。他在研发中心专门划出了一小片区域,挂上了“仿生结构与应用探索组”的牌子,带着几个年轻骨干没日没夜地泡在里面,电脑屏幕上满是复杂的应力云图和三维模型,白板上写满了各种公式和猜想。他甚至还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个金枪鱼的尾鳍骨骼标本(当然是合规渠道获得的),摆在实验室最显眼的位置,美其名曰“寻找灵感”,被苏雨晴吐槽“都快成鱼腥味办公室了”。

王小虎虽然胳膊不方便,但抓生产质量一点没松懈,每天戴着安全帽,吊着胳膊在车间里转悠,嗓门依旧洪亮:“都给我精神点!咱们现在干的活,关系到国家大事!谁要是出了岔子,影响了‘星煌’的名声,别怪我虎子不讲情面!”工人们都知道他的脾气,也敬重他,干活格外仔细。

陈遇则坐镇中枢,统筹全局。既要处理集团日常运营,又要关注仿生学合作的进展,还要与杨振军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外部安保态势和“老周船务”一案的深挖情况。林莉将集团财务和内部管理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回到家,看着希希和安安天真烂漫的笑脸,听着父母和林莉父母闲话家常,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这天下午,陈遇正在办公室审阅一份李文博提交的、与海洋二所合作项目的详细预算报告,内线电话响了起来,是前台。

“陈总,有一位自称是‘环球材料观察’期刊记者的史密斯先生,没有预约,但坚持要见您,说是想对旭遇集团和‘星煌’材料进行专访。”

“环球材料观察?”陈遇微微蹙眉,这是一家在材料科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但以往接触并不多,而且通常采访会先通过正式渠道预约。“告诉他,我近期行程已满,不接受临时采访。如果确有采访需求,让他联系集团宣传部,按流程申请。”

“好的,陈总。”

挂断电话,陈遇并未太在意。以旭遇和“星煌”如今的名气,有国际媒体想要采访很正常。

然而,不到半个小时,内线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张伟,语气带着一丝严肃。

“遇哥,刚拦截到一个针对你邮箱的高阶钓鱼邮件,伪装成‘环球材料观察’的投稿邀请,内含木马程序,非常隐蔽。触发机制与点开附件并启用宏相关。发送IP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海外。”

陈遇眼神一凝:“能追踪到具体来源吗?”

“很难,对方用了肉鸡网络和Tor节点,很专业。但可以肯定,这不是普通的商业间谍手段,更像是国家级别的网络攻击团队的手笔。”张伟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带着冷意,“而且,时间点很巧,就在前台拒绝那个史密斯采访之后不久。”

巧合?陈遇从不相信这种巧合。

“加强监控,对所有来自海外的邮件提高警惕等级。另外,查一下那个史密斯,看看有没有更多信息。”

“已经在查了。”

放下电话,陈遇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离集团大门,似乎正是之前在前台短暂停留的那辆。阳光照射在深色的车膜上,反射出刺眼的光。

看来,对方并没有因为上次的失败而放弃,反而换了更隐蔽、更多样化的方式。从海上直接的物理接触和窃听,转向了利用媒体身份接近和网络渗透。

他拿起加密手机,拨通了杨振军的号码。

“杨大校,是我。刚才有个小插曲……”陈遇将记者采访和钓鱼邮件的事情简要汇报了一下。

杨振军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开口道:“收到了。‘环球材料观察’的背景我们正在核实。这种组合拳(线下试探加线上攻击)是他们的常用伎俩。我们会加强对这家期刊及其相关人员的调查。你们内部继续保持最高警戒,尤其是网络安全方面,张伟那边做得很好。”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深意:“陈遇,看来,‘星煌’和你们与海洋二所的合作,真的戳到某些人的痛处了。他们越是急不可耐,越是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稳住,我们会处理好外面的事情。”

结束通话,陈遇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份与海洋二所合作的预算报告,眼神愈发坚定。他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李文博的座机。

“文博,和海洋二所那边沟通一下,看看能否将下一次技术交流的时间提前。另外,转告孙宇,预研小组的初步分析报告,让他抓紧,我希望能尽快看到有价值的进展。”

压力,正在转化为更强大的动力。而在无人知晓的暗处,一场围绕尖端材料与国家安全,在现实与网络双重维度展开的无声较量,已然升级。

陈遇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下达指令的同时,滨城市区某高档酒店的套房里,那个自称“史密斯”的男人,正摘掉脸上的金丝眼镜,揉了揉眉心,对着加密通讯器用流利的英语低声道:

“试探失败,对方警惕性很高。网络攻击也被拦截。建议启动‘B计划’,从合作方,或者……他们的家人方面,寻找突破口。那个叫郑海洋的老头,或者研发骨干的子女……总是容易松懈的环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