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110章 制作酒精

第110章 制作酒精(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昨天跟吴有性聊到,关于医学问题,崇祯想到医药界里,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洒精。

这个时期酒精,也是最容易制取之物。

比酒精消毒能力,更好的东西是——碘伏,要说能不能做?能做。

但成本恐怕极其昂贵,要先将海带晒干,然后煅烧成灰,将海带灰泡水后加入氯酸钾。

用盐电解,便可得到氯酸钾,析出碘单质后加入蒸馏水,便是粗制碘伏。

但这中间有个缺陷,十斤海带做出来的碘,仅够一个小创口使用。

要真是战场之上大面积创伤,恐怕得几百上千斤海带,才能勉强够一人使用。

真要是大规模战役,在伤员较多的情况下,粗制碘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除非在维多利亚(智利)找到碘矿,电解就能得到碘单质,加入蒸馏水就是碘伏,且纯度极高。

既然碘伏做出来不划算,那就制取酒精。

酒精除了容易获取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容易保存,只要相对密封的环境就行。

这增强了长时间,远距离运输的可行性,现在的后勤压力,要远大于后世。

唯一算不好的一点,就是酒精对外伤创口,有极强的刺激作用。

但就算痛死,那也好过感染而死吧,更何况不一定会痛死,但感染的话那几乎等于必死。

酒精制取极为简单,对白酒再次蒸馏就行。

在崇祯时期,华夏的蒸馏酒,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较于后世高度酒,可能还未达到五十多度,六十度左右的白酒,但四十度还是有的。

众所周知白酒就是,乙醇跟水的混合物。

乙醇跟水的沸点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乙醇的沸点是78.37c,水的沸点是100c。

可以在低温加热状态下,让乙醇先蒸发成蒸气,再冷凝成液态便是酒精了。

但可不要小瞧了酒精,这玩意不是越高度数越好,想要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最好的酒精度数,在七十五度左右,度数太高则会在病菌表面,形成一层蛋白膜。

使酒精不能进入病菌内部,就无法有效杀灭病菌。

其实这个时期,战地军医是会用,高度酒来为伤口消毒的。

但因为酒精度数不够高,消毒能力大打折扣罢了。

受限于如今没有酒精测量仪,想凭经验蒸馏出,七十五度左右的酒精,那几乎不太可能。

只能将四十度左右的烧酒,经过一次蒸馏,和二次石灰干燥。

让酒精度数保持到,九十二度到九十五度左右。

然后按四两九十五度酒精,兑一两蒸馏水,度数就很接近七十五度了。

《天工开物》有记载,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石灰,实行干燥除湿了。

那么理论可行,就开始试制了。崇祯摆驾去了光?寺,下属的良酝署。

到这一看便大失所望,良酝署的酿酒方式,还在采用传统发酵法,没办法只能去民间看看了。

崇祯记得上次在酒肆,是喝过一次烧刀子酒的,当初喝的时候就感觉。

那度数应该在,三十五到四十度左右,既然皇室没办法生产,那就找外面的人来。

这玩意并没有多高利润,就算以后军方采购,那也没多少银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