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182章 拿行刺做文章

第182章 拿行刺做文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役,曹变蛟共击溃漠南蒙古,十余个聚居区。

每战皆身先士卒,也正是有曹变蛟,这等超常战力存在,明军的伤亡才在可控范围。

真要换个战力低点的将领,两千人就算全死完,这趟出使任务恐怕都完不成。

此次,曹变蛟功绩确实不小,但功劳依然尚未达到,足以封公的标准。

正因如此,此次也只是庆功宴,崇祯是对曹变蛟做了赏赐,金银财宝、绫罗绸缎都有。

但唯独没有土地,上次封侯赏赐他们土地,那是为了突显皇帝,重视功勋不得已而为之。

土地在崇祯的规划里另有他用,砍了那么多贪官,关了几个藩王抄来的土地。

崇祯一直未曾作详细规划,依然给佃户种着,只不过给佃户降了租。

如今,亟待崇祯解决的事,一是土地的问题,二是天灾的问题。

大明如今的矛盾点是,富人有钱不愿拿出来用,穷人没钱买不起吃的,也用不起商品。

崇祯细细的思虑,具体可行性的办法,要么将天下的穷人都消灭,要么将富人都消灭。

这里非指肉体上的消灭,而是指从朝廷入手,推动商税的收取,逐渐降低农赋的比例。

从富人的钱袋子里掏钱,不比成天盯着佃农兜里,那仅剩的几个子要强得多!

有明一朝,就没有几个重视商税的,宋朝都在前面打样了,明朝依然不收商税。

这就不得不提明朝,文官集团的强大了,应该说是文官集团会忽悠。

整个明朝两百余年里,不管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还是后来的弘治中兴。

没有一个重视商税的,偏偏是万历朝,太仓收上来的商税最多,达到了一百六十余万两。

这也是大明第一次商税占比,达到全国赋税的一成,为此还爆发了苏州织工抗税。

织工抗税说到底,还是商人不甘心被剥夺财富,与官员串通好,演得一场拙劣的戏。

这戏就是演给万历看的,后来天启登基后,文臣又恐吓天启帝,说收商税有百姓闹事。

后来商税就越收越少,到了崇祯年间,大明全境所收商税,甚至低至十万两以下。

为何,就万历能收上来商税呢?因为他有个好老师,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确实起到了作用。

只是张居正为人太过高调,出行要坐三十二抬轿子,这不是纯纯僭越嘛。

后世对其评价是,恭于谋国、拙于谋身,为做成事得罪了官员,僭越等又把皇帝得罪了。

像北宋末年,全国赋税足足还有,一亿两千万贯,而农税仅仅只有三千万贯。

现在的崇祯要有这么多钱,他敢把鞑子连同倭寇给平推了,顺带手把红夷人再揍一顿。

崇祯将刺杀的消息严令封锁,就是在等曹变蛟带兵回来,然后,就开始整治国内了。

正好借此之机,找个理由开始征商税,但又不能贸然随意乱征。

得从修改《大明律》开始,只有把商税写进律法,后世之君才不至于,被文臣给忽悠。

明朝的商税收不上来,主要还是官商勾结,只要皇帝动一下收商税的心思。

那马上就会有,大臣跳出来反对,什么‘与民争利’,什么危害社稷稳定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