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269章 龙江造船厂

第269章 龙江造船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南京龙江造船厂,在郑芝龙之前便已接到了,要他们船厂督造福船的圣旨。

龙江船厂内一片凝重,都水司工部郎中李日宣,看着手上的圣旨亦是愁眉不展。

圣旨严令限期在十个月内,督造一千两百料的福船百余艘,要求最低不得少于一百艘。

如今,船厂内的造船匠户逸散严重,根本无法完成每月造十艘的任务。

百年铁木就更不用说了,那玩意只有云贵高原才有,首先要从云贵采集铁木运到长江边。

再编成木排投入长江,一路顺流而下前后都会跟着船队,木排上也会雇佣水手几十人。

一般木排是两百料捆成,两岸还会雇佣几百人的纤夫,整体来说一艘一千两百料福船。

从采购木料到陆运加上水运,总成本高达三万两千两每艘,当然这里面贪腐占六成。

以现在崇祯的手段,省掉那近两万两银子的贪腐,一艘船造价也高达一万两千余两银子。

就这般极限压缩成本算下来,还不包含沿途征用的徭役,若是没有成本转嫁造价则更高。

每艘造价会直逼八万余两,若是这个成本还造个鬼的海船,光成本这一关就卡死了。

当然,徭役是最容易逼反百姓的,现在的崇祯自然不可能,干这般自毁根基之事。

那要如何解决实际困境呢?崇祯预估征用徭役民夫,运输路程可能会在五万人左右。

那这五万徭役的民夫,他们等于说要完全脱产,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家中的劳力走了,田地荒废在那也要被征税,家中还没有粮食产出,一家人尚且要生活。

除了用银子,好似并无更好的法子,运输木料可能就需浪费一年。

一个成年劳力,每年约能赚十两银子,这五万民夫组成的徭役,便用五十万两银子补上。

才不会因为大规模,征用徭役引起民变,再对参与徭役的家庭,朝廷再其免除一年农税。

双管齐下方才能维持稳定,虽然这会增加每艘船的造价,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相当于就是崇祯让锦衣卫介入,把官员贪腐的部分拿出来,交到参与徭役的百姓手上。

但这一切李日宣根本不知道,所以他才会愁眉不展,不过很快朝廷的第二道圣旨来了。

待宣旨之人走后,李日宣才长舒了一口气,陛下既然强势介入那就好办多了。

至少他只要管造船之事了,木料的采购运输由朝廷来安排,现在只缺造船的匠户了。

之所以龙江船厂的匠户,会出现严重逸散的情况,主要还是工钱实在太低了。

每月仅三斗米,每个月约合四十八斤米,本来就不够吃还采用小斗发工钱。

到手实际上只有三十八斤米,一个成年劳力还是干体力活,一天只有一斤米根本不够。

若是油水足够还能勉强,在这个时期别说吃到肉菜了,菜里能飘点油花就很不错了。

每艘船需匠人、杂役约两百人,每艘船耗时约七个月,哪怕圣旨点明只做简单船体。

最少也要五个月一百人,那一次便要同时开建五十艘,不然十个月一百艘根本完不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