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316章 各方反应

第316章 各方反应(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因如此,朝廷获得传国玉玺这事,并未传到松山前线来。

别说更远的锦州城了,祖大寿也不知道,但斥候探听到了建奴撤军。

祖大寿还派了关宁铁骑,衔尾追击但斩获并不大,建奴的撤军井然有续。

虽然他们撤军匆忙,但并不是溃逃那种撤军,显然,松山战场并非是正面击溃的建奴。

为避免被建奴调头围攻,祖大寿下令撤回锦州城,看看京师那边是什么情况。

次日,祖大寿才收到诏书,大赦天下诏书落款的那枚印章,看得祖大寿心头直跳。

他们祖家曾经研究过鸟篆,为何会研究这方面的字体,只能说祖家是有心但无力。

别看辽东将门把持整个辽东,但就算这东西真落到他们手上,多半也不敢私藏或起兵。

祖大寿做为武将,无诏是不得随意进京的,既然认出来了是那枚印玺。

没理由不去京师探探口风,哪怕是为了家族的未来,他也需要进京师一趟。

于是,祖大寿写了奏本呈送京师,题本是蓟辽总督的事。

他只是想进京探听消息的,私人奏本更为合适,只期望陛下能允许他进京。

建奴大军撤退之前,迁居漠南的土谢图汗部,早一步就撤回了归化城。

他们还并未收到这条消息,当然!明廷有无传国玉玺,对他们并无太大影响。

他回去,是因为接到王廷传信,鄂尔多斯派来了使者,想就漠南防御稍作探讨。

毕竟这两家的直线距离,也就四百多里的样子,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鄂尔多斯部虽被曹变蛟揍了一顿,也只是被斩了两千多人,并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但是,隔壁就住着一个大型部落,鄂尔多斯部济农额璘臣,多少还是有些许担忧的。

虽说他们住在黄河几字弯内,有黄河这道天险阻隔,漠北蒙古迁居过来之人。

他们也没有那种修桥铺路的技术,但就是担心他们联合明廷,将鄂尔多斯给吃掉。

此次,被明廷突袭八白室,就是最好的实证。

那盒子本来是林丹汗之物,只是西逃时未来得及带走,只是带走了打开盒子的钥匙。

鄂尔多斯部一直以来,就是守护成吉思汗宫帐,还有平时开展祭祀等。

鄂尔多斯蒙语的意思,就是守护宫殿的人,是由成吉思汗的怯薛(护卫军)演变而来。

林丹汗来了之后,将那盒子放入在八白室,林丹汗属于成吉思汗的嫡系支(22世孙)。

他定是知晓传国玉玺存在的,不然也不会征伐蒙古各部,只是想恢复昔日元朝荣光。

只是其人性格有缺陷,不然真有可能统一蒙古,然后南击明廷再拿出传国玉玺。

但很不幸,他碰到了快速崛起的女真,在未完全整合科尔沁部之时。

就急于求成的东征女真,结果被建奴联合科尔沁部,打了个大败而归。

战斗虽然停了,但各方的反应都不尽相同,暗流涌动间充斥着利益纠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