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332章 战马繁育+土豆推广

第332章 战马繁育+土豆推广(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草场也有专百姓徭役,负责种植管理草场,主要是撒草料种子和施肥。

这一套稍显前卫的安排,自然出自崇祯之手,画成一片片草场分批供战马采攫。

大同与宣府的马场,土谢图汗部送的那批汗血宝马,公马都分到了两处马场。

它们唯一的任务,便是尽可能多的让蒙古马受孕,以繁育出更优良的马种。

每年生产出的良种马,到如今规模有近两百匹,不过还都属于半岁左右的小马驹。

崇祯想让汗血宝马的血统,在与蒙古马多代结合后,生产出兼具爆发力与耐力的品种。

短时间内是看不到结果的,良种马的规模太小也不堪大用,汗血宝马的种马本就不多。

公马才六匹,母马倒是有二十余匹,两者同时与蒙古马血统融合。

这种规模想要繁殖起来,没个十年恐怕很难扩大,一代的良种马数量极低。

且并不太适合充作战马,需要叠代回交后所产的二代,甚至三代战马则更适合充作战马。

第一,是为了保证血统的多样性,第二,是为了持续扩充繁育规模。

只有滚雪球式的四、五代后,再拿来充作战马则是更优选,别看马场战马数量很多。

能上战场的战马,很快就会被充入军中,其余的都要留下来育种。

二十余匹汗血宝马里的母马,也全都产了小马驹了,如今都快一岁多了。

都是纯血的汗血宝马,但比较可惜的是,里面仅有三匹公马可用。

就这种概率,十年扩大种群都有点难,但是吧这事他急不来,只能慢慢来。

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会户部官员,如何管理繁殖顺序,更不要出现近亲繁殖。

袁枢这人做事细心,让一个户部侍郎来管理马场,可见崇祯对战马的繁育之重视。

多的汗血母马为避免近亲繁殖,只能用蒙古公马来叠代,这种后代更适合仪仗与竞速。

种公选用的汗血宝马,其后代经过多次迭代与回交,体型与耐力则更适合战场。

如今,已经是九月中旬了,山西的百姓都在收土豆,准备冬小麦的种植。

今年,山西首次试点推广土豆,刚开始之时百姓都不愿意种。

直到官府宣布,每斤土豆一文钱回收,并保证照顾好了,亩产能有十石以上。

朝廷大力推广土豆,是想填补小麦的中空期,十月上旬种来年六月下旬收。

这中间几个月的时间,补种一季土豆是很合适的,唯一问题是夏季的高温。

土豆原产地在南美洲,夏季高温天并不适合,其块茎的膨大与生长。

长出的土豆的就会小,叶子会长得很茂盛,抢走土豆块茎的营养。

不过,这事难不住爱种地的华夏百姓,深耕地起高垄多施水,这些还不是户部宣讲的。

只是告知百姓们,土豆怕夏季的高温,手放摸到块茎深处的土壤,需感觉到凉意才行。

很快,百姓们就想到了办法,正午时分用麦草盖顶,傍晚洒水降低土壤温度。

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照料,土豆还是长出来了,只是并未如官府宣传,亩产能到十石以上。

忙活了三个多月,每亩收的土豆才八石,而且个头普遍偏小,也就比鸡蛋大一点。

按理说,土豆是在冬季播春收,但与冬小麦生长重叠,夏季种土豆要麻烦很多。

但是,八石的亩产出来后,百姓们依然惊为天人,这是何种神奇作物?

居然能亩产八石,百姓们争相拿回家尝试,开始也不知道如何做,简单的丢火里烤熟。

吃后意外的好吃,忍不住便多吃了些,百姓们正准备迎接反酸水,结果并未如期而至。

不仅没有反酸水,饱腹感一直持续了两个时辰,这么神奇的作物还卖啥?

百姓们纷纷跑去官府,询问土豆该如何保,当时只听说官府出铜钱收购。

脑子一热,收割麦田后便种上了土豆,这会完全不懂其属性,如何保存如何留种等。

户部的宋侍郎,编写的种植土豆十策,都发到了地方官府处,他们赶紧拿出来研究。

上面写着土豆与红薯一样,可深挖地窖储藏,短期食用的土豆,也可放在窑洞内储藏。

避光通风、阴凉与干燥,合上书册之时,第一页的红字引起了官员注意。

土豆发芽后严禁食用,否则能毒死人,官员看着四周的百姓,这事要告知他们吗?

若不告知他们,引发大面积百姓死亡,以皇帝陛下的性子,自己这条命怕是难保!

权衡之下,怀仁县的知县站起身,双手虚按道:“百姓们静一静!且听本官细说。”

“土豆长时间储藏,可存放在在自家地窖里,若是短期内吃掉的,放在窑洞避光处即可。”

“但是,还请百姓们记住!土豆若发芽后,请一定要沤肥万不可食用!”

百姓们不懂大声嚷嚷道:“知县老爷,好好的土豆,为何发芽后要拿去沤肥?”

薛知县组织好语言道:“百姓们稍安勿躁,这个……这个土豆,发芽后就变成毒物了!”

这下,吵闹的百姓更喧哗了,都在质问官府为何,要将有毒之物给他们种植。

薛知县见县衙堂上,吵吵闹闹如同菜市场,转身走到案桌旁,拿起惊堂木猛的一拍桌子。

顿时,百姓们缩着脖子往后退,这几年官府变得亲民了,很少出现官府作威作福之事。

这一声惊堂木,又将他们拉回了几年前,官老爷视自己为草芥,行礼慢了都非打即骂。

百姓们安静后薛知县清清嗓子,压低声音道:“干什么?一点小事吵吵囔囔成何体统?”

“土豆乃陛下派人,历经生死寻回的救命之粮,还教会了咱们种植方式。”

“只是发芽后才有毒,不发芽之时又不是不能吃,你们在吵吵什么?都给本官回去!”

“稍后,本县会派人去各乡各村,宣讲土豆种植与保存,以便让所有百姓知晓。”

羊群效应之下,百姓们很快便散去了,薛知县等人走后,摘下官帽放在桌案上。

长舒了口气,跟旁边县丞抱怨道:“唉,朝廷这推广土豆,本官赞同。”

“但是,好歹也给个适应时间嘛,啥也不说就要求必须种上,唉……!”

县丞知道,不接话才是明智的,果然县令只是抱怨一句,又低头写奏本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