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350章 燧发枪出

第350章 燧发枪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从今年六月份,皇太极亲自统兵进攻松山未果,建奴全线撤军后。

连边境都未曾再来骚扰过了,难道他们政权出了什么问题?还是多尔衮暗中发力了?

在崇祯看来,只要黄台吉一天不死,多尔衮很难玩得赢黄台吉。

而且多尔衮兄弟阿济格战死,弟弟多铎被赵烈抽碎了臂骨,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

崇祯十四年的这一战,黄台吉可谓是损兵折将,还未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

建奴内部不可能平静度过,少不了一番腥风血雨,他们还缺粮少盐支撑不了多久。

虽然强迫朝鲜上贡大量的粮食,但朝鲜北部多山也没多少粮食,更南部的掌控力并不强。

派去催粮的人,经常被朝鲜南部的人袭击,打完就往山里面一跑。

建奴也曾多次派兵,前去剿灭这帮人,但每次的结果都是收效甚微。

养活建奴全员就很难了,他们还有三万多断掌之人,这是无论如何都不敢不供养的。

土默特部是建奴的铁杆盟友,被打残还被断掌后没了生存能力,若是建奴敢不养着他们。

投靠建奴的蒙古各部,都会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谁知道下次被抛弃会不会是他们?

这更加剧了建奴的粮食短缺,本来黄台吉想摆脱粮食短缺,就在辽东大肆屯田种粮。

产量虽然极不稳定,多少还是能收获一些的,只不过种地的都是辽东的汉民。

都不被建奴当人,建奴从来都只当辽东汉民,是专为他们种植粮食的畜力。

辽东地处高纬度地区,粮食每年仅能一熟不说,产量还只有一石多点的量。

甚至,比大明小麦的产量还低,这么低的粮食亩产,还占了建奴粮食的三成。

朝鲜提供了有两成左右,晋商在青黄不接之时走私的粮食,差不多也占了一成左右。

这里外里还差了四成的粮食,它们原本是攻入大明劫掠,一次就能抢好几年的粮食。

这下好了打又打不进来,晋商也被连根拔起了,粮食缺口瞬间就到了一半还多。

科尔沁与喀喇沁两部,加大了牛羊等肉食的供给,才算勉强稳住了当前局面。

可问题越来越严峻了,牛羊的出生速度远赶不上,建奴消耗掉的速度。

种群正在逐渐缩小,长此以往的话会对牲畜种群,造成不可逆的持续性衰减。

向北找不粮食,向南打不进大明关内,只能持续加大剥削朝鲜的力度。

只有向西广袤的漠南蒙古,那里还有两个大型部落,他们的牲畜种群可以抢他一波。

崇祯也在等黄台吉派兵来,他不介意给它们削减一批人口,毕竟它们的粮食确实不够。

一切,都在有序的推进着,崇祯又回到了往常的工作模式。

到了崇祯十四年十二月中旬,礼部又开始准备新年大祭了,还有官员的俸禄也要结了。

这日,一个小太太监争匆匆跑进东暖阁,在王承恩耳边传递了一个消息。

王承恩听后,心中的阴郁一扫而空,步伐轻盈的走到御桌右边站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