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变量锻造与净化之环(1 / 2)
那颗由林风亲手创造、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光点,静静悬浮在意识空间之中,驱散着模拟出的逆潮惰性,也驱散了他心中残留的一丝阴霾。创造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是单纯的掌握力量所无法比拟的。这让他意识到,对抗“逆潮”并非只有防御与净化,还有更积极的可能——播撒秩序,点燃星火。
柳云瑶的意志围绕着那颗光点流转,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之意。“结构稳定,能量利用率比标准模板高出约百分之七,对逆潮惰性的驱散阈值降低了百分之三……更重要的是,其内部存在一种极细微的、持续自我微调的‘动态平衡’。这并非我传授给你的任何一种固化符文,林风,这是你独有的‘变量’特质在创造领域的体现。”
她将一缕分析数据共享给林风:“看这里,这几粒星尘的嵌合角度,在标准模型中是‘不合理’的,会导致能量泄露。但在你的结构中,它们却形成了一个奇异的‘悖论回路’,非但没有泄露,反而将可能逸散的能量转化为结构本身的‘韧性’。这……很有趣。”
林风自己也感到惊奇。他当时只是遵循了手腕符号传递来的那种“灵感”,一种近乎本能的、不拘一格的引导,没想到竟能产生如此效果。
“我将这种方法,暂时命名为‘变量锻造法’。”柳云瑶做出了决定,“你需要进一步熟悉它。黎曼-12,调拨一批基础星尘,供林风练习。”
“指令确认。”黎曼-12回应道,很快,一团比之前大上数十倍的、散发着温润光芒的星尘云团出现在林风面前。
接下来的时间,林风沉浸在了“变量锻造”的练习中。他不再刻意追求逻各斯文明的标准模板,而是专注于与星尘的“沟通”,用心念描绘自己想要创造的形态和功能,并允许手腕符号带来的那种“灵感”介入引导过程。
他尝试制造更多的“驱惰光点”,发现每一次成品都略有不同,有的光芒更凝聚,有的驱散范围更广,但核心的那种“动态平衡”与“悖论韧性”始终存在。他还尝试制造结构稍复杂一些的“微光孢子”,虽然成功率不高,但成功制造出的几颗,其内部蕴含的“逻辑缓冲”能力,似乎也比标准版本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适应性”。
练习过程中,他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时灵感枯竭,强行引导只会得到一团溃散的星尘;有时“变量”介入过度,会导致结构过于“跳跃”而崩溃。但他乐此不疲,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败后的调整,都让他对“变量锻造法”的理解更深一分,对手腕上那奇异符号的感应也越发清晰。
他发现,在深度运用“变量锻造法”时,符号会散发出一种微热的、充满活力的波动,与“静滞之心”的冰冷形成奇妙的互补。冰冷提供绝对的控制基石,确保创造过程不至于彻底失控;而热流则赋予创造物以独特的“生命感”和适应性。
就在林风逐渐掌握“变量锻造”的基本技巧,能够稳定产出具有一定效用的“驱惰光点”和少量“微光孢子”时,柳云瑶的意志再次传来,带着一丝肃穆。
“林风,停下手中的练习。有任务了。”
林风立刻收敛心神,意识投影转向柳云瑶意志所在的方向:“是发现新的逆潮污染区了吗?”
“不完全是。”柳云瑶解释道,“我们监测到之前你扫描过的‘NGc-4414旋臂,第七扇区’——那个灰色薄膜污染区,其活性正在异常升高。根据模型推演,它很可能正在向‘逆潮漩涡’演化。一旦形成漩涡,其污染范围和侵蚀能力将呈指数级增长,并对周边数个存在原始生命星系的恒星系统构成直接威胁。”
林风心中一凛。他清楚记得那片星域,那层如同透明油脂般附着在空间基底上的灰色薄膜,以及其中如同神经突触般联结的三个主要节点。
“我们需要在它彻底演化为漩涡之前,对其进行净化打击。”柳云瑶的意志凝聚,在林风面前投射出一片复杂的星图,正是NGc-4414旋臂第七扇区的详图,三个被标记为高亮红色的节点异常醒目。
“任务代号:‘净化之环’。我将带领一支‘星火’单元小队,前往该区域,布置一个临时的‘秩序强化力场’,压制污染活性,并逐个拔除那三个节点。而你,林风,你的任务是……”
柳云瑶的意志聚焦在林风身上:“作为此次行动的‘深空之眼’与‘变量支援’。”
“深空之眼?”林风有些疑惑,“是指引导吗?”
“是的,但不完全是。”柳云瑶详细说明,“你需要再次接入宇宙监测网,以‘静滞视界’锁定目标区域。但这次,你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观察。在净化行动开始后,逆潮污染必然会产生激烈反应,可能会扭曲局部时空,干扰通讯和感知,甚至可能再次触发类似‘低语陷阱’的信息攻击。你的‘静滞视界’能最大程度排除干扰,提供最真实的战场态势。同时,你的‘变量锻造’能力,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标准‘星火’单元无法做到的应变支援。”
林风明白了。他不仅是侦察兵,还是一个潜在的奇兵和保险。
“我明白任务了。”林风沉声道,心中既有紧张,也有跃跃欲试。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参与对逆潮的主动作战。
“很好。黎曼-12,准备执行‘意识投射协议-战斗支援模式’。”柳云瑶下令。
“协议启动。构建远程意识稳定锚点。连接‘星火’战斗单元网络……”黎曼-12的声音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能量准备。
林风感觉到自己的意识被再次包裹、提升,但这次的感觉与之前深空扫描时不同。多了一层坚实的“锚定感”,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连接着他的意识核心与黎曼-12号哨站,确保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也不会迷失。同时,他感知到了另外几个清晰的、散发着秩序光芒的意志存在——那是即将一同执行任务的“星火”单元,形态各异,有的如同闪耀的多面晶体,有的则像是流动的光梭。
“小队成员:铸光者-7,负责力场构筑与维持;破障者-19,负责节点攻坚与破坏;巡天者-53,负责区域警戒与信息干扰屏蔽。”柳云瑶简洁地介绍了队友,“我是此次行动的指挥,代号‘引导者-1’。林风,你的临时代号为‘观星者-0’。”
“观星者-0,明白。”林风适应着新的身份,他的“视野”已经再次接入那片浩瀚的监测网,并精准地聚焦于目标星域。
在他的“静滞视界”中,NGc-4414旋臂第七扇区的景象比之前更加“生动”,也更加危险。那层灰色薄膜不再是均匀弥漫,而是如同被无形之手搅动般,开始缓慢旋转,中心区域的色泽变得更深,三个节点如同心脏般搏动,散发出令人不安的波动。空间本身呈现出一种细微的“粘稠”褶皱,光线的传播路径发生了肉眼难辨的扭曲。
“目标区域污染活性持续升高,时空曲率出现异常扰动。‘净化之环’行动,开始!”柳云瑶——引导者-1的声音通过战斗网络清晰地传来。
下一刻,林风“看”到,在目标星域的外围虚空中,一点璀璨的光芒亮起,迅速扩张成一个巨大的、由无数复杂几何符文构成的圆环——正是由“铸光者-7”主导构建的“秩序强化力场”。
力场形成的瞬间,那缓慢旋转的灰色薄膜猛地一滞,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旋转速度明显减慢,中心区域的色泽加深趋势也被遏制。但同时,逆潮污染也做出了激烈反应!
灰色的薄膜剧烈翻腾,伸出无数如同触须般的能量束,试图缠绕、侵蚀秩序力场。同时,强烈的信息干扰如同风暴般席卷开来,试图切断小队成员之间的连接,扭曲他们的感知。
林风立刻感受到压力。即使有“静滞视界”和意识稳定锚点,那些混乱的、充满恶意的信息噪音依旧试图钻入他的意识。他紧守心神,将“静滞视界”运转到极致,过滤掉所有干扰,牢牢锁定着那三个搏动的节点以及秩序力场的状态。
“观星者-0报告:力场外围正遭受高强度侵蚀,坐标K7区、12区压力最大!节点A、b、c活性未减,正在向力场方向释放聚合污染冲击!”林风迅速而清晰地将关键信息传递出去。
“收到。巡天者-53,加强K7、12区信息屏蔽。破障者-19,优先清除节点A!”引导者-1冷静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