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魔鬼森林(1 / 1)
一、奈良山的磁场异常
奈良山的雪线如大地冻结的年轮,6到 072,对应着北斗七星的七十二个星官,形成一个完整的星象图,每个编号的位置都与星官的天球坐标相对应,赤经和赤纬的误差小于 0.1度。
“启动隐形模式。“米凡轻声下令,周围的工作人员突然集体消失,只有月光在地面投下晃动的影子,像一群沉默的舞者。这种隐形不是简单的视觉消失,而是通过量子纠缠技术将人体的信息暂时存储在另一个维度,需要时再重构,原理类似于量子隐形传态,信息的保真度达到 99.99%,量子比特的错误率低于 0.01%。远处的瀑布还在轰鸣,但水声似乎被某种力量过滤过,变得格外清晰,连水滴碰撞岩石的细微声响都能听见——那是凡米服的声控系统在起作用,能自动过滤噪音,只保留有用的声音信息,信噪比提升至 60分贝,频率响应范围为 20赫兹- 20千赫兹,覆盖人耳可听范围。
“这才是真正的防御。“院长看着空无一人的山谷,忽然明白了米凡的用意,“不是建造高墙,是让墙消失,让整个空间都成为屏障。“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手里紧紧攥着那半枚玉佩,此刻正与山谷中央的水晶产生共鸣,发出微弱的嗡鸣,频率与宇宙背景辐射一致,像宇宙的心跳,稳定在 7.3赫兹,振幅为 0.1毫伏,波形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曲线。
米凡没有说话,只是调整了头盔的频率。远处的直升机正在盘旋,却始终找不到山谷入口——凡米服形成的量子屏障,不仅能扭曲光线,还能干扰雷达波的传播路径,像给整个山谷罩上了层看不见的保鲜膜,任外部如何探测,都只能得到一片空白的信号,雷达反射截面积从 100平方米降至 0.01平方米,相当于一只小鸟的雷达特征,雷达波的衰减率为 20分贝\/公里,确保在 10公里外完全探测不到。飞行员在通讯频道里困惑地报告:“目标区域只有普通森林,未发现任何人工建筑。“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经过量子模拟生成的虚拟景象,与真实环境无缝融合,让人难辨真伪,模拟的误差小于 0.5%,纹理细节的分辨率达到 4K级别。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奈良山顶时,米凡摘下头盔,草绿色表面已凝结露水,在晨光中闪着碎钻般的光,每个露珠的直径约 0.8毫米,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折射率为 1.33,与水的标准折射率一致,露珠的形状接近完美的球体,表面张力为 72毫牛\/米。他看着工作人员陆续显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神情,瞳孔的直径从适应黑暗的 6毫米收缩到适应光明的 2毫米,收缩速度为 0.5毫米\/秒,符合人眼的生理特性。忽然发现舒美丽的头盔上别着朵小雏菊,花瓣上还沾着晨雾,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是她从山谷边缘采摘的,说“再精密的科技也需要点自然的色彩“,这句活提醒着所有人,科技的最终目的是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征服自然,就像花朵与蜜蜂相互依存,科技与自然也应如此,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这只是开始。“米凡轻声说,目光投向东方的云海,那里正有金色光芒穿透云层,像利剑劈开黑暗,光束的直径约 3米,边缘清晰,光强分布符合高斯分布,中心照度为 勒克斯。“终极七区不仅是基地,是人类迈向多重宇宙的第一个脚印,是我们在星辰大海中放置的第一个坐标,坐标的精度达到 10^-9度,采用 wGS84坐标系,包含高程信息,误差小于 1厘米。“他举起水晶样本,阳光透过它在地面投射出的光斑,恰好与全息投影的七区蓝图重合,每个细节都完美对应,误差不超过 1毫米,图上的每个建筑单元都标注了精确的尺寸和功能,符合人体工学和科学研究的需求。
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发现凡米服的材质竟能随触感改变硬度,此刻柔软得像棉质衬衫,带着阳光的温度,约 25c,是最舒适的体感温度,当受到撞击时,会在 0.01秒内硬化,硬度达到洛氏硬度 50hRc,能抵抗 100焦耳的冲击能量,恢复时间小于 0.1秒。“你那个老师要是看到这个,一定会说——“
“说这违反了三个物理定律。“米凡接过话头,眼眶有些湿润,“但她最后会偷偷改进公式,让它变得合理,就像每次帮我修改实验报告那样,在严谨中寻找突破。“他记得老师的笔记本里,总是在官方结论旁写满自己的批注,那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后来很多都被证实是正确的,这培养了他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像种子冲破土壤的束缚,顶破坚硬的外壳,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根系深入地下,枝叶伸向天空,连接着大地与宇宙。
阳光终于洒满山谷,六棱柱水晶折射的光斑,与凡米服上的北斗七星按钮完美重合。远处的瀑布此刻正顺流而下,水面漂浮的落叶不再旋转,像无数艘微型航船,正朝着朝阳的方向启航,船帆上都印着无形的坐标,指向更遥远的宇宙。米凡知道,从这一刻起,人类探索的疆界,将不再受限于时空的牢笼,终极七区将成为通往多重宇宙的门户,而科学的征途,永远没有终点,就像宇宙的膨胀永不停歇,人类的求知欲也将永远燃烧,照亮未知的黑暗,发现更多宇宙的奥秘,解开更多自然的谜题,直到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