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安倍半晴离开(1 / 2)
将监视安倍半晴的重任交付给李依依后,陈青山并未松懈分毫。
他的神念悄然漫过大厦42层的每一个角落,精准地锁定在跟随安倍半晴而来的工作人员身上。
这支团队分工之细致,界限之分明,令人侧目。
一组人围绕着大厦的钢骨结构反复扫描、记录。
另一组则围着复杂的抗震模型和数据屏,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的数字瀑布般流淌,推算着这座庞然大物在想象中的地动山摇中能支撑几何。
然而,最令陈青山心头微凛的,是那几名专注于楼层尺寸细节的人。
他们的工作近乎偏执,一丝不苟地在电脑上标注每一层楼的高度精确到毫米,每一扇门的数目、精确朝向、门框的宽度高度乃至厚度,甚至每一扇窗户的长宽尺寸及离地高度,其标准显然遵循着某个预设的模板和方位要求。
看着他们专注神情,陈青山心头掠过一丝熟悉感。
这让他想起在乡下见过的场景,邻居家安放新大门,总要郑重其事地挑选吉日,尺寸更是大有讲究。
堂屋正门的大小,需与家中掌事男丁的生辰八字相合;厨房门的尺度,则要对应家中主妇的命理;
至于村中祠堂的大门,其规格更是牵动着村中最年长与最年幼男丁的生辰。
这些刻在骨子里的风水门道,此刻在这群异国来客身上,竟显出令人不安的相似性。
正当他思忖这些东瀛人有何目的时,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象,瞬间攫住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在一个稍微偏一点房间,整面墙壁几乎被各类地图覆盖得密不透缝。
最中央,是一张极其详尽的虹桥市交通图,蛛网般的道路清晰可见。
围绕着它的,则是大幅的省级卫星图,乃至描绘华夏大地蜿蜒壮阔山脉与奔流不息江河走势的巨幅图片。
陈青山的呼吸为之一滞,神念瞬间收束,如探针般紧紧锁定地图上的一个地方。原因无他,正是虹桥市交通图的一个点上:蜀道路!这与安倍半晴先前标记的位置一模一样!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副交通路线图,又在其他几处地点——山峦隘口、江河交汇之处——留下了细小的、含义不明的标记。
陈青山凝神细察,很快就记住了那些被标注的地方,心神微动,搁置口袋的手机屏幕无声亮起,虚拟按键自行跳跃,一条包含最新发现和坐标信息的简讯迅速生成,径直飞向何老的加密频道。
做完这一切,陈青山的神念并未放松,而是如同最轻柔的羽毛,极其小心地触碰了一下五芒星阵护罩。
李依依立即将安倍半晴的情况通过神念传递给陈青山,“安倍半晴仍在顶层套房内,暂时没有异常动作。”
稍作停顿,她的意念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另外,公子,有个好消息。我尝试了一下,我的似乎能控制监控系统。刚才我成功地将其中几个摄像头的画面,暂时‘凝固’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
陈青山紧绷的神经因这后一个消息而略略松弛,一丝寒意与更深的警觉却在心底交织蔓延。
地图上那些神秘的红点,在脑海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