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杨戬下山(2 / 2)
杨戬年轻气盛,虽知对方深不可测,但也存了一丝比较之心,毕竟他对自己修炼的玄功和天眼极为自信。他拱手道:“先生见识广博,晚辈佩服。晚辈修炼这八九玄功,略有小成,亦炼就一枚天眼,可辨妖邪,洞察虚妄,不知先生可否指点一二?”
云游子眼中笑意更深,知道时机已到。他需要展露一定的实力,才能赢得杨戬真正的尊重,奠定平等论道、乃至未来合作的基础,但又不能过度打击对方,或暴露太多根底。
“哦?天眼通?此乃大神通。” 云游子饶有兴趣地道,“贫道游历四方,倒也见过几种类似的瞳术。小友不妨施展,让贫道开开眼界。”
杨戬也不客气,道一声“得罪”,当即默运玄功,额间那道竖纹骤然开启,一道璀璨神光迸射而出,笼罩向云游子!这天眼之光,不仅能看破幻象,更蕴含一丝震慑神魂的威力。
然而,神光及体,云游子却恍若未觉,依旧面带微笑。在杨戬的天眼视野中,对方的身形似乎变得有些模糊,仿佛与周围的山水、清风、流云融为了一体,气息缥缈不定,难以锁定其真实根脚,那震慑神魂之力更是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
杨戬心中骇然,他这天眼虽未全力催动,但等闲金仙也难以如此轻易化解!他深吸一口气,玄功再转,天眼神光更盛,试图看得更真切些。
就在这时,云游子轻轻抬起右手,食指凌空一点。没有法力波动,没有惊天声势,但杨戬却感觉自己的天眼仿佛看到了一片**无尽的星空**,深邃、浩瀚、包容万物,自己的神光投入其中,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激起。更有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意念传来,引导着他的感知,让他“看”到了自身法力运转中几个极其细微、平日难以察觉的棱角与滞涩之处。
这种感觉一闪而逝,云游子已收回手指,笑道:“小友天眼果然玄妙,根基扎实,未来勘破万物本源,指日可待。只是运转之间,刚猛有余,圆融稍欠。若能如这溪水,奔流不息却顺势而为,刚柔并济,则威力更上一层。”
杨戬连忙收敛天眼,额间竖纹闭合,心中已是波澜起伏。对方不仅轻易化解了自己的天眼探查,更是在瞬息之间指出了自己修炼的不足,其手段之高,见识之广,简直深不可测!他之前那一丝比较之心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敬佩与感激。
“多谢先生指点!晚辈受教了!” 杨戬起身,郑重一礼。这一礼,是谢其点拨之恩。
云游子坦然受之,微笑道:“小友客气了。相见即是有缘。你初下山,红尘历练,凶险莫测。切记,神通虽妙,不及道心坚定;变化虽多,不离本心一字。望你好自为之。”
说着,他自袖中取出一枚看似普通的**青玉符箓**,递给杨戬:“此符乃贫道闲暇所制,并无大用,但若遇危急关头,或可为你抵挡一次灾劫,或提供一丝警示。便赠予小友,聊表心意。”
杨戬接过玉符,入手温润,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着一股隐晦而精纯的守护之力,知其不凡,再次拜谢。这枚玉符,既是善缘的凭证,也是未来云逸在关键时刻能与杨戬建立联系的一个小小媒介。
又交谈片刻,杨戬心系母亲与师命,便起身告辞。云游子也不挽留,送至谷口。
看着杨戬驾起遁光远去的身影,云游子(云逸)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这次“偶遇”论道,目的已然达到。他成功地在杨戬心中留下了“神秘、强大、友善的前辈高人”印象,结下了善缘,并送出了信物。
杨戬带着对前路的思考、对神通的新的领悟,以及怀中那枚温润的青玉符,继续向着西岐方向而去。他并不知道这次“偶遇”背后深意,但“云游子”先生的身影与话语,已深深印刻在他心中。这份善缘,将在未来的封神大战中,悄然发挥着作用。
云逸这枚 **“结缘之子”** 悄然落下,无声无息地,又将一位未来的关键战神,拉近了自己的关系网络之中。封神棋局上,属于他的无形影响力,正在一点点地渗透、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