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四圣破局(1 / 2)
魔家四将凭借法宝之利,虽初战受挫,但根基未损,依旧将西岐城围得水泄不通。姜子牙虽依仗云逸暗中传播的破解之法,勉强稳住了阵脚,但久守必失,且军心士气在持续的高压对峙下难免滑落。寻找彻底破解魔家四将之法,已是迫在眉睫。
西岐相府内,灯火长明。姜子牙与一众门人将领商议对策,眉头紧锁。魔家四将的法宝相辅相成,青云剑与碧玉琵琶范围杀伤,混元伞克制诸般法宝兵器,花狐貂伺机偷袭,形成了一套近乎完美的攻防体系。强行硬拼,即便能胜,西岐也必付出惨痛代价,这绝非如今尚在积蓄力量的西岐所能承受。
“必须寻外力破局。”姜子牙捻须沉吟,“然则,请何方神圣,又该如何请法,方能以最小代价,解此困局?”
就在姜子牙苦思冥想之际,云逸的引导已然悄无声息地展开。他深知,在原本的命轨中,姜子牙最终请来了**杨森、高友乾、李兴霸、王魔**这四位九龙岛声名山炼气士,合称“四圣”,凭借其特殊的法宝和合击之术,才堪堪压制住魔家四将。然而,原本的请援过程存在波折,四圣出手的时机和方式也并非最优,导致西岐仍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云逸要做的,便是**提示姜子牙请来四圣的方式和时机,确保以最小代价破解魔家四将之围**。
**“缘起的种子:九龙岛声名山”**
首先,需要让“四圣”这个概念进入姜子牙的视野。云逸动用了一个在散修界颇有名声的闲云阁外围成员——一位游历四方、交友广阔的**说书先生**。此人在西岐城内最大的茶楼讲述封神古记,这一日,恰好讲到了上古时期九龙争斗,其精血落于一处海外仙山,化为异宝,后有四名炼气士于此山修行,各得机缘,虽非金仙,却也有降龙伏虎之能,被海外散修尊称为“四圣”,其道场便在**九龙岛声名山**。
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尤其强调了四圣法宝的特性:**开天珠**(王魔)、**劈地珠**(杨森)、**混元宝珠**(高友乾)、**拌黄珠**(李兴霸),皆是不凡之物,专克各种旁门左道、异兽凶兵。这故事很快传入了相府,引起了姜子牙的注意。
“九龙岛四圣……”姜子牙默念这个名字,心中一动。他博览群书,对海外仙山亦有涉猎,隐约记得似乎确有此地此人。更重要的是,这四圣的名号、法宝特性,似乎正隐隐针对魔家四将的弱点。开天珠、劈地珠势大力沉,或可对抗青云剑的复合攻击;混元宝珠听起来与混元伞有异曲同工之妙,或可相互牵制;拌黄珠似乎有扰乱心神之效,正可应对碧玉琵琶。
**“引路的“巧合”:信使与海图”**
光知道名字和地点还不够,如何联系、如何确保对方愿意出手是关键。就在姜子牙思索派谁为使、路径何方时,几个“巧合”接连发生。
一位来自东海的**老海商**(云逸化身),因风浪被迫在西岐港口停靠,在办理文书时,“偶然”与相府负责外联的官员攀谈起来。言谈间,老海商提及自己常跑东海航线,对海外仙山颇为熟悉,并“无意”中展示了一幅极其详尽的**东海海图**,上面清晰地标注了九龙岛声名山的位置,甚至还有几条相对安全的航线。
几乎是同时,杨戬在巡视城防时,“偶遇”一位曾在海外游历多年的**散修**(另一云逸化身)。散修对杨戬颇为敬仰,交谈中透露,自己昔年曾在九龙岛附近修行,与那四圣中的高友乾有过一面之缘,知其等虽隐居,却非完全不问世事,尤其对珍稀的炼器材料、上古异闻以及能提升道行的灵物感兴趣。散修还“好心”提醒,四圣性情高傲,若贸然以军国大事相求,恐难如愿,需投其所好,并以同道论交的姿态相邀。
这两个信息,通过不同渠道,迅速汇总到了姜子牙面前。海图解决了路径问题,而散修的话则指明了邀请的策略——不能以命令或乞求的姿态,而应以平等论交、互利互惠的方式,并准备好足以打动对方的“礼物”。
**“时机的把握:蓄势与请援”**
接下来便是时机。魔家四将新败一阵,气焰稍挫,但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此时请援,四圣到来,正好可以趁魔家四将心态浮躁、急于挽回颜面之时,给予迎头痛击。若等西岐支撑不住再请,则可能贻误战机,甚至被魔家四将察觉,半路拦截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