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 > 第237章 方弼方相

第237章 方弼方相(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 **对抗凡人士卒尚可:** 面对普通的商军追兵,方弼、方相如同猛虎入羊群,双戟挥舞,所向披靡,展现了万人敌的勇武。

2. **应对左道异术无力:** 当追击队伍中出现了些许懂得粗浅法术的旁门之士,或是驱使毒虫、布置简易迷阵的敌人时,方氏兄弟便显得左支右绌。他们空有神力,却无法看破幻象,难以抵御防不胜防的阴毒手段,几次都险象环生,全靠一股狠劲和运气才勉强脱身。

3. **缺乏长远规划:** 他们的逃亡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最初只想尽快远离朝歌,但对于去向何方,如何安置王子,未来如何打算,并无清晰规划。这反映了传统武将往往长于战术执行,短于战略布局的特点。

就在他们一路血战,护送两位王子逃至黄河边,眼看就要脱离朝歌核心区域时,真正的考验降临了。闻讯赶来的**晁田、晁雷**兄弟,率领精锐兵马,并带有擅长水战和追踪的能人,将方弼、方相和两位王子团团围困在黄河岸边的一处废弃渡口。

激战中,方弼、方相虽奋力抵挡,但连日奔波、寡不敌众,更兼晁田军中有人施展邪法,用毒雾干扰,终是力竭被擒。殷郊、殷洪则在一片混乱中,被恰好路过的**广成子**与**赤精子**救走,带往仙山,这是后话。

**【抉择的代价与未来的伏笔】**

方弼、方相被押回朝歌。他们“背叛君王、私纵钦犯”的行为,在费仲、尤浑看来是十恶不赦。然而,或许是因为他们往日的勇名,或许是因为纣王觉得杀两个“莽夫”无关痛痒,又或许是冥冥中的一丝气运,他们并未被立刻处死,而是被削去官职,重责数百军棍后,投入了**羑里**大牢——与昔日姬昌被囚之地相同。

身陷囹圄,伤痕累累,方弼、方相在阴暗的牢房中相对无言。他们的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去了荣华富贵,失去了自由,甚至险些丢掉性命。他们忠于内心的“义”,却违背了世俗的“忠”。他们不知道两位王子的下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

云逸的灵识扫过羑里大牢,记录下这对兄弟的落魄与迷茫。他分析着他们的抉择:

* **抉择的动机:** 源于最朴素的道德观和对正统的维护,而非复杂的政治算计。这在污浊的乱世中,显得尤为珍贵。

* **抉择的代价:** 充分说明了在绝对的力量(皇权、超凡力量)面前,个人武勇的局限性。空有忠义之心,若无相应的实力和智慧支撑,往往只能以悲剧收场。

* **未来的可能:** 他们并未死去,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伏笔。羑里,曾是姬昌演易悟道之地,如今关押着这两位以忠勇着称的将领。一旦天下有变,西岐举起义旗,这羑里大牢中的方弼、方相,是否会成为一股可以争取的力量?他们心中对殷商正统的执念(保护王子),在面对真正吊民伐罪的“天命”时,又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方弼、方相的遭遇,是乱世武将的一面镜子。他们展现了武人的血性与忠诚,也暴露了其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与迷茫。他们的故事尚未结束,牢狱之灾或许正是他们摆脱旧有桎梏,重新思考“忠义”真正含义的起点。云逸布下的这枚 **“观武”之子**,不仅记录了一段悲壮的经历,更为了解和未来可能引导这一类武将的力量,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乱世中的抉择,从来都不容易,而每一次抉择,都可能在未来激起意想不到的回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