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凤倾天下从蛇灵逆党到女帝 > 第214章 离京赴任,神都暂别

第214章 离京赴任,神都暂别(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手持明黄圣旨,行走在通往代州城的官道上,林薇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目光的变化。那些原本带着麻木、惊恐或审视的眼神,此刻大多变成了好奇、敬畏,甚至是一丝微弱的、连带着对朝廷权威的期盼。

这道圣旨,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暂时隔绝了过去的追杀与污名,为她在这片焦灼的土地上,划出了一块可以立足的空间。

代州城门依旧戒备森严,守门的兵卒看到这一行手持圣旨、气度不凡的人靠近,立刻紧张起来。为首的队正上前盘查,语气虽然尽量保持恭敬,但眼神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

“站住!来者何人?如今是非常时期,无令不得入城!”

李元芳上前一步,将圣旨微微展开,露出上面的玺印,沉声道:“奉陛下旨意,代州行军参赞薇月大人到任,协防代州。速去通禀张虔勖长史!”

“行……行军参赞?”那队正显然没听说过这个官职,但圣旨和玺印做不得假,尤其是“协防代州”几个字,在眼下这个关头,分量极重。他不敢怠慢,连忙派人飞奔向都督府通传。

没过多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城内传来。只见数骑快马驰出城门,为首者是一名年约四旬、面容刚毅、身着绯色官袍的将领,正是代州都督府长史张虔勖。

张虔勖勒住马匹,目光如电,迅速扫过林薇一行人,最后落在她手中那卷明黄的圣旨上。他的眼神复杂,有审视,有惊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他显然已经接到了朝廷的正式文书,也认出了林薇——这位不久前还是全国通缉的“钦犯”,如今却成了他的“参赞”。

他翻身下马,对着圣旨微微躬身,算是行了礼,声音洪亮却不带多少温度:“代州都督府长史张虔勖,恭迎薇参赞。朝廷文书已到,参赞请随我入城。”

他没有称呼“殿下”,而是用了官职,态度公事公办,保持着距离。

林薇并不意外,她能理解张虔勖的谨慎。她微微颔首:“有劳张长史。”

在张虔勖的引领下,林薇一行人终于踏入了这座风雨飘摇的代州城。

城内的景象比城外更加触目惊心。街道上几乎看不到闲散的百姓,只有一队队神色仓惶、奔跑着运送守城物资的民夫,以及面色凝重、来回巡逻的兵卒。许多房屋门窗紧闭,空气中弥漫着恐慌、尘土和一种大战将至的压抑气息。城墙方向不断传来军官的呵斥声和民夫的号子声,显然守城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却透着一股忙乱和无序。

张虔勖直接将他们带到了都督府旁的一处独立院落,这里原本是接待过往官员的驿馆,如今暂时划拨给林薇作为居所和办公之地。

院落还算整洁,但陈设简单,带着一股久无人居的清冷。

“薇参赞,军情紧急,客套话就不多说了。”张虔勖站在院中,开门见山,“参赞的职责是‘协防’,‘参赞谋划’。如今代州情势,想必参赞一路行来,已有了解。不知参赞有何高见?”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试探,甚至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质疑。一个刚刚摆脱钦犯身份、靠着“戴罪立功”机会上位的女子,纵然在朔州有些名声,但在张虔勖这等沙场老将看来,能否在真正的危局中派上用场,尚是未知之数。

林薇并未因他的态度而气恼。她知道,信任和威望,不是靠一道圣旨就能获得的,需要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挣来。

她神色平静,目光直视张虔勖:“张长史,高见不敢当。只是沿途所见,以及入城后的观感,确有一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参赞但说无妨。”

“其一,”林薇语气转为凝重,“城中民心士气,极为低落。恐慌如同瘟疫,若不加以疏导和控制,未等突厥攻城,城内恐生变乱。”

张虔勖眉头一皱:“此事本官知晓,已加派兵卒巡逻弹压……”

“弹压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林薇打断他,语气坚决,“需以安抚、激励为主。请长史立刻下令,开仓放粮,稳定民心,至少让百姓能吃饱肚子,看到希望。同时,组织城内士绅、学子,宣讲守城之利、破城之害,凝聚人心。必要时,我愿亲自登城,与守军将士和民夫共同劳作,以示与城共存亡之决心!”

张虔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开仓放粮,稳定民心,亲自登城……这些举措看似简单,却直指要害,而且需要主事者极大的魄力和担当。他不由得多看了林薇一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