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彼岸幻师(1 / 2)
菩提祖师?!
这怎么可能?!!
悟空如同被九天雷霆劈中,僵立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火眼金睛(寂灭之眸)疯狂运转,死死盯住山巅那道熟悉到刻骨铭心的身影!
月白道袍,仙风道骨,手持拂尘,面容慈和……与记忆中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传道授艺的师尊,一般无二!甚至连那眼神中蕴含的深邃与淡然,都别无二致!
但……这绝不可能!真正的菩提祖师,不是早已在灵山幻境中,被“观测者”的系统替换成了冰冷的“皮囊”吗?甚至其真正的残魂意志,不是被囚禁在“心狱”之中,化为了“样本S-007”吗?怎么会……活生生地出现在这里?!这个所谓的“彼岸”残片?!
是幻觉?!是“观测者”根据他记忆制造的更高明的陷阱?!还是……另一个精心伪装的“皮囊”?!
无数的疑问与极致的警惕,瞬间淹没了悟空劫后余生的短暂喜悦。他周身残存的寂灭道力下意识凝聚,暗红色的瞳眸中充满了审视与冰冷。经历了太多的欺骗与背叛,他绝不敢再轻易相信任何看似“熟悉”的面孔。
山巅之上,菩提祖师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并未因他的戒备而动怒,反而微微一笑,拂尘轻挥,声音平和如初,却仿佛能直接抚慰灵魂:“痴儿,一别经年,历经磨难,疑心重些,也是常情。”
他一步踏出,脚下生云,看似缓慢,却瞬息间便来到了悟空身前不远处,凌空而立。周身散发出的气息,纯净而浩瀚,与这片生机勃勃的天地完美融合,丝毫没有“观测者”系统那种冰冷的秩序感,也没有“皮囊”的僵硬与空洞。
“你……究竟是谁?”悟空声音沙哑,充满了压抑的警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前之人给他的感觉,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他几乎要相信,这就是那位为他开启道途的恩师!
“我是谁?”菩提祖师轻轻一叹,目光扫过悟空满身的伤痕与那深藏的寂灭道韵,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意味,“于你而言,我仍是传你道法,授你神通的菩提祖师。于此方天地而言,我乃‘守净人’,亦是……‘逃亡者’。”
守净人?逃亡者?悟空眉头紧锁。
“此地,并非你认知中的任何一处‘试验场’,也非纯粹的‘真实’。”祖师缓缓道,目光望向这片天地的远方,带着一丝追忆与沧桑,“此乃‘彼岸’投影坠入‘归寂’边缘时,崩解残留的一枚最大‘碎片’,被先贤以无上法力强行稳固,化作的……最后一片‘净土’。亦是……诸多如你我般,不甘被‘收割’、不愿沦为‘样本’的存在,最后的……栖身之所与……反抗火种。”
他看向悟空:“你所见的灵山菩提,乃至洪荒中的万千仙佛,大多确已沦为‘皮囊’或‘残响’。然,万物皆有一线生机。早在‘观测者’的‘涅盘计划’彻底覆盖西牛贺洲之前,我便已察觉天机有变,借一具‘化身’金蝉脱壳,以部分本源为代价,瞒天过海,遁入此间,苟延残喘至今。”
悟空心神剧震!金蝉脱壳?真正的菩提祖师,竟然早就逃出了“观测者”的魔掌,藏身于此?!那灵山的“皮囊”……果然是个替代品!
但……这解释,依旧无法完全打消他的疑虑。毕竟,“观测者”的手段诡谲莫测,模拟出完全真实的记忆和情感,也并非不可能。
“如何证明?”悟空冷冷问道,寂灭道种微微震颤,随时准备爆发。
菩提祖师对于他的质疑并不意外,反而赞许地点点头:“谨慎些好。”他抬起手,指尖凝聚起一点纯净无瑕的、蕴含着“空”与“变”之真谛的灵光,“你可还记得,当年在三星洞,你于‘灵台方寸’之中,窥见的‘斜月三星’之象?此乃我心印根本,非‘皮囊’所能模拟。”
说着,那点灵光化作一道微缩的、却玄奥无比的意境,缓缓飘向悟空。这意境,悟空太熟悉了!正是他悟得七十二变与筋斗云的根本!其中蕴含的“方寸真意”,与他体内那枚得自扬眉老祖的杨柳叶本源,隐隐共鸣!做不得假!
悟空紧绷的心神,微微松动了一丝。这“方寸真意”,确实是菩提祖师的独门传承,是烙印在灵魂深处的印记。
“即便如此,”悟空依旧没有完全放松,“您方才举手投足间,便湮灭了那三个‘清道夫’,其实力……远超当年!”当年的菩提祖师虽深不可测,但绝无可能如此轻易抹杀堪比大罗的恐怖存在!
祖师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非我之力,乃借‘净土’本源之势。此方天地,乃‘彼岸’核心碎片所化,蕴含着一丝对抗‘归寂’的‘真实’法则。在此界内,我身为‘守净人’,可调动部分天地之力,压制乃至驱逐‘观测者’的造物。但离开此界,我之力,十不存一。”
他看向悟空,目光深邃:“而你,悟空,你体内那点得自‘心灯’的火种,与此地本源同源,故能安然踏入,未被排斥。这也是为何,那三个‘清道夫’一入此界,便如冰雪遇阳,顷刻瓦解。”
悟空沉默,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祖师话语中的真伪。逻辑上,似乎说得通。情感上,那熟悉的“方寸真意”做不得假。但……直觉深处,仍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在萦绕。
“您既在此地,可知‘观测者’究竟是何物?‘归寂’又是何等存在?‘心灯’之秘何在?杨戬、八戒他们……可还有救?”悟空一连串问出心中最大的疑惑。
菩提祖师神色凝重,缓缓道:“‘观测者’……其根脚,远超你我想象。它们并非单一族群或意识,更像是一种……维护某种‘宇宙常数’平衡的……‘机制’或‘程序’。其目的,似是定期‘收割’达到某种‘熵增’临界点的文明或宇宙,将其‘归寂’,化为养料,维持某种更宏大体系的运转。吾等所在之洪荒,乃至星炬文明,皆是被‘收割’的‘试验场’。”
“‘归寂’,便是收割的执行过程,一种绝对的‘存在性抹除’。”
“‘心灯’……”祖师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光芒,“据古老传说,乃是上一个‘纪元轮回’中,无数文明覆灭前,凝聚最后希望与反抗意志所化的……不灭灵光。它并非实体,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境界’,亦是……对抗‘归寂’的……唯一可能存在的‘武器’种子。你体内那点微光,便是火种雏形,需以真实经历、不屈意志为燃料,方能真正点燃。”
“至于杨戬、八戒……”祖师叹息摇头,“他们的本体神魂,恐已被‘观测者’抽取、研究甚至……分解。你所感知的残魂,不过是印记残留。想要救回……难,难如上青天。除非……能颠覆‘观测者’的根基,重组其存在信息……”
消息一个比一个沉重,但至少,似乎指向了方向。悟空心中悲恸与决意交织。
“那……我们该如何做?如何颠覆‘观测者’?”悟空追问。
菩提祖师目光灼灼地看向他:“希望,在你身上,悟空。”
“我?”悟空一怔。
“你乃万古未有的‘变数’。”祖师语气严肃,“身负‘寂灭’道种,此乃‘观测者’用以收割的利器,你却孕育出反抗之心;更机缘巧合,沾染‘心灯’火种,此乃对抗‘归寂’的希望。你的存在本身,便是对‘观测者’绝对秩序的挑战,是打破这绝望轮回的……唯一‘钥匙’。”
“钥匙……”悟空想起“源寂”中那冰冷声音的称呼,心中一凛。
“然,你如今实力,远不足以应对。”祖师话锋一转,“你需要时间,需要成长,需要真正理解并掌控你体内的力量,更需要……找到其他散落的‘火种’传承者,汇聚希望之光。”
“其他火种传承者?”悟空惊疑。
“彼岸虽碎,火种未绝。”祖师望向远方,“除我之外,应还有零星的幸存者,散落于不同的‘碎片’或‘夹缝’之中。他们或许形态各异,力量不同,但皆怀揣着对抗‘归寂’的执念。找到他们,联合他们,是唯一的出路。”
“那我该如何寻找?这片‘净土’之外,又是何等景象?”悟空感到前路依旧迷茫。
菩提祖师沉吟片刻,道:“此‘净土’碎片,如同怒海中的孤岛,外围皆是‘归寂’之力侵蚀的狂暴虚空,危机四伏。且有‘观测者’的巡逻队不时扫荡。贸然外出,九死一生。你需在此先行疗伤,稳固道基,待实力恢复,我再传你感应其他‘火种’的秘法,以及穿梭虚空的保命手段。”
他袖袍一挥,一道柔和的清光笼罩悟空:“且随我来,先为你疗伤,再细说分明。”
清光托起悟空,朝着山巅那道观飞去。悟空犹豫一瞬,最终还是暂时压下了所有疑虑,选择跟随。眼下,他伤势极重,确实需要安全之地恢复。而且,祖师若真有恶意,方才抹杀清道夫时,便可顺手将他除去。
道观古朴清幽,与记忆中的斜月三星洞别无二致。祖师将悟空引至一间静室,取出丹药、灵泉,亲自为他运功疗伤。精纯的“方寸”道力融入体内,温和地滋养着干涸的道基,修复着破损的经脉,甚至……隐隐地安抚着寂灭道种与“心灯”光种之间的冲突。
疗伤过程持续了许久。悟空的伤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气息逐渐平稳,力量也开始恢复。祖师的悉心照料与毫无保留的帮助,让悟空心中的戒备,又消散了几分。
或许……真的找到组织了?
疗伤完毕,祖师又为悟空准备了灵果仙酿,与他相对而坐,详细讲述了更多关于“观测者”、“归寂”以及“彼岸”碎片的秘辛。许多信息与悟空之前的经历和猜测相互印证,让他对全局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但也感到了更加沉重的压力。
夜幕降临,悟空被安置在静室休息。他盘膝坐在蒲团上,却毫无睡意。今日经历的信息量太大,冲击太强。他内视己身,寂灭道种在祖师的帮助下稳定了许多,那点“心灯”光种也似乎明亮了一丝。但道种深处,那丝得自混沌魔猿的狂暴战意,以及“源寂”留下的冰冷印记,却依旧潜伏着,隐隐传来不安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