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285章 审计利剑初显锋芒 改革阵痛初现端倪

第285章 审计利剑初显锋芒 改革阵痛初现端倪(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高宏觉得时机到了。

市委常委会会议室,气氛凝重。十一位常委悉数到场,曾海安主持会议。当唐文涛介绍完改革方案后,高宏率先发难。

我完全赞同提高政府效能的目标,高宏语气沉重,但是这个方案,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一下子撤销这么多机构,清退近千人,会不会影响工作正常开展?会不会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特别是这些编外人员,很多都是老同志,为单位奉献多年。现在说清退就清退,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更稳妥的方案,比如分批实施,或者设置更长的缓冲期?

组织部长王春宁立即反驳:高书记,这些机构大多职能重叠,人浮于事。保留它们才是对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至于编外人员,我们会依法依规给予合理补偿,同时提供再就业培训。

培训?说得轻巧!高宏提高声调,近千人一下子推到社会上,他们去哪里找工作?这会带来多大的社会压力?林市长刚来,可能不了解海天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政绩就不顾稳定大局!

这话已经带着明显的攻击性。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昊宇平静地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高宏身上:高宏同志,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你说要顾及稳定大局,那么请问,是维持一个臃肿低效的政府机构更有利于稳定,还是建立一个精简高效的政府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不等高宏回答,他继续道:关于编外人员安置,唐市长已经制定了详细方案,包括转岗、培训、补偿等多种渠道。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放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继续下去!

这时,纪委书记王强开口了:我补充一点。我们在审计中发现,很多临时机构实际上成为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安置关系户的温床。清理这些机构,本身就是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

军分区政委周卫国难得在这类议题上发言:我觉得林市长说得对。军队讲究精干高效,政府也一样。臃肿的机构只会降低执行力。

宣传部长沈墨也表态支持:从舆论引导角度看,我们必须向公众传递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正面信号。

高宏脸色铁青,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常委支持林昊宇。他把目光投向政法委书记吴国梁和专职副书记高宏,希望他们能帮腔。

吴国梁轻咳一声,选择了折中:改革方向我赞同,但高书记担心的稳定问题也不无道理。是不是可以在实施节奏上再斟酌一下?

会场陷入僵持。这时,林昊宇突然话锋一转:其实,机构改革还涉及另一个重要问题——人员素质。我建议,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由组织部牵头,对全市干部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评估。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高宏一眼:特别是那些在重要岗位上的干部,我们要评估他们是否真的胜任现职。毕竟,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来执行。

这话一出,高宏心头一震。他突然想起审计组正在查的那些账目,想起自己妻弟参与的那些事情。林昊宇这话,是不是意有所指?

曾海安见火候差不多了,适时总结:今天的讨论很有意义。改革方案原则上通过,具体实施步骤请唐市长再细化,务必做到积极稳妥。散会。

常委会结束了,但这场交锋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海天的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林昊宇最后那番关于人员素质的话,更像是一记警钟,在高宏心中久久回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