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金兰厌胜劫 > 第767章 钱荒下的暗礁(2013年8月15日)

第767章 钱荒下的暗礁(2013年8月15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磐石:激活。目标:深海暗礁。数据链:核心异常流。时限:24h。指令来源:定海。

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捏着手机的手指关节微微泛白。定海……李玄策!那个名字像一道电流瞬间贯穿全身,驱散了金融数据带来的冰冷眩晕感。一股久违的、混杂着使命感与沉重压力的热血涌上心头。

他是陈默,北华大学91届金融系毕业生,李玄策的同届校友。毕业后,他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干净得近乎透明的背景(父母皆是普通教师),一步步爬到了这家大型国有银行风控核心的位置。没有人知道,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国安部“深海”项目组布下的一枚关键暗棋,代号“磐石”。这些年,他像一个最谨慎的潜水员,在金融数据的深海里默默巡弋,记录着每一丝不寻常的洋流涌动,等待着唤醒的信号。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眼神瞬间变得如同手术刀般冷静锐利。他迅速删掉指令,将手机放回内袋。转身走回办公桌,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输入几道复杂的权限指令,屏幕上的日常风控界面瞬间切换,进入一个风格迥异、线条冷硬、数据维度更深的隐秘系统界面。

这才是他真正的战场。

屏幕上,原本混乱无序的资金流,在特殊的算法和权限过滤下,开始显露出清晰的脉络。几条粗壮的、带着明显恶意标记的“资金暗河”被高亮标出,它们如同贪婪的触手,从境外的几个离岸中心伸入,巧妙地绕过常规监管的堤坝,通过几家注册在自贸区、看似从事正常贸易融资或资产管理的“影子银行”,疯狂地抽取着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这些“影子银行”的股东结构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了几个在海外注册、背景成谜的壳公司。

陈默的指尖在冰冷的键盘上跳跃,眼神专注得近乎凝固。汗水顺着鬓角滑落,他也浑然不觉。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屏幕上复杂的数据链条如同精密的齿轮,在他冷静的操作下被层层剥离、重组、定位。一份份加密的、标注着最高密级的资金异常流动分析报告,正通过绝对安全的内部通道,悄然流向那个代号“观澜”的地方。

“观澜”指挥中心,巨大的环形屏幕墙分割成数十个区块,实时滚动着全球金融市场指数、银行间市场利率、关键大宗商品价格、舆情热力分布图……红绿闪烁的光映照着室内一张张严肃紧绷的面孔。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外汇局以及国安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味。

李玄策坐在环形会议桌的主位,深灰色的衬衣领口扣得一丝不苟。他没有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屏幕,目光沉静地落在面前摊开的几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简报上。那是“磐石”——陈默在争分夺秒中传回的第一批核心数据链分析摘要。

简报上的内容触目惊心。几家看似不起眼的“影子银行”,其资金抽离的规模、路径的隐蔽、时机的精准,都指向了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恶意攻击。它们如同附骨之疽,深深嵌入国内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中。

“目标已锁定。”李玄策的声音打破了指挥中心令人窒息的沉默,不高,却带着一种定海神针般的沉稳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他拿起激光笔,一道醒目的红点精准地落在环形大屏幕中央,那里正展示着陈默分析出的核心资金流向图。

“A目标,‘信达环球’(自贸区注册),b目标,‘丰汇资本’(深市注册),c目标,‘金源融通’(沪市注册)。”红点随着他的话音,在代表这三家机构的图标上重重一点,“表面合规,实为境外恶意资本抽血的主要通道。其资金异常流动,与境外做空人民币的主力机构存在高度关联。”

他放下激光笔,目光环视全场,眼神锐利如鹰隼。“‘定海’行动第二阶段,即刻启动!央行,维持流动性精准投放节奏,稳住市场基本盘,给恐慌情绪降温。证监会,立即对涉及异常交易的账户启动调查程序,公开释放严查信号,震慑宵小。”

他的语气陡然转冷,带着一种无形的肃杀之气:“国安方面,对A、b、c三家目标机构,启动最高级别金融安全审查!查封所有涉案账户,冻结异常资金!彻查其股东结构、实际控制人及所有关联交易!行动代号——‘断流’!务求精准、迅猛,斩断伸进来的所有黑手!”

指令清晰,不容置疑。整个“观澜”中心瞬间高速运转起来,键盘敲击声、加密通讯指令声、各部门负责人的部署命令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对抗金融暗流的磅礴力量。

李玄策重新坐回座位,身体微微后靠,目光再次投向环形屏幕上那依旧剧烈波动的绿色曲线。外面的市场,此刻恐怕已是一片哀鸿遍野,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交易大厅里,那些盯着屏幕上断崖式下跌数字的人们,脸上的血色褪尽,汗水浸透衬衫,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咖啡味和冰冷的恐惧。无数小股民的积蓄在数字的狂泻中化为乌有,愤怒和哭喊被淹没在冰冷的电子洪流里。

他能想象那场景。但此刻,他心中翻涌的并非愤怒,而是一种冰封般的冷静,一种执棋者面对复杂危局时,洞悉关键落子点的绝对专注。

“恐慌是表象,信心是根本。”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像是在对屏幕上的惊涛骇浪陈述一个真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之水,亦是民心之水。”他想起《管子》中关于轻重之术的论述,关于如何平衡供需、调节流通的古老智慧。真正的定海之力,从来不是蛮力对抗,而是洞悉水势,疏浚河道,稳固根基。

他拿起桌上另一部加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只有核心成员知晓的号码。电话接通,对面传来一个同样沉稳的声音:“李部?”

“是我。”李玄策的目光落在屏幕上代表央行流动性投放的蓝色指标线上,“张行,给市场的‘水’,可以再加一点点‘温度’。发个信号,让市场知道,我们手里的‘水’,不仅够,还很稳。信心,比黄金重要。”他顿了顿,补充道,“用最通俗的话,告诉老百姓,天塌不下来,国家托着底。”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传来果断的回应:“明白!马上安排!”

放下电话,李玄策的目光重新回到那份来自“磐石”的简报上。陈默的分析还在不断传来,更多隐蔽的触手被暴露在强光之下。这场发生在数据深海中的暗战,远未结束。那些盘踞在暗礁阴影里的巨鳄,不会甘心失败,它们会挣扎,会反扑,会寻找新的缝隙。

但李玄策端坐在风暴眼中心,神色无波。窗外的夕阳,正奋力穿透京城上空厚重的云层,将指挥中心巨大的落地窗染上一层如血的赤金。那光芒映在他深潭般的眼眸里,折射出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和一种磐石般的笃定。

暗礁已现,巨浪未歇。但“定海”的锚,已然落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