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金兰厌胜劫 > 第1342章 年终的烛光(12月31日)

第1342章 年终的烛光(12月31日)(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岁末的北风,像一把无形的刻刀,在长安街两侧高耸的楼宇间穿梭,发出尖锐而悠长的哨音。天幕低垂,铅灰色的云层饱含着雪意,沉甸甸地压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人民大会堂前空旷的广场,此刻行人寥寥,唯有几盏孤高的路灯,在渐浓的暮色中投下昏黄而清冷的光晕,将巨大的汉白玉台阶切割成明暗交错的几何块面。

李玄策独自一人,坐在靠近西侧入口的冰冷台阶上。他身上那件深灰色的羊绒大衣,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单薄。没有随从,没有警卫,此刻的他,暂时卸下了联合国执行主席那足以决定人类航向的重担,只余下一个在岁末寒夜里沉思的灵魂。他微微低着头,侧脸的轮廓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也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过去一年,全球AI元年的惊涛骇浪、人类面对智能体抉择的集体恐慌、父亲李长庚离世留下的巨大空白、家族内部的风波……所有的重量,都沉沉地压在他肩头,如履薄冰,步步惊心。

他缓缓摊开左手掌心。一枚古朴的银戒静静地躺在那里。戒面镶嵌着一块温润的青海玉,玉质细腻,天然的纹理如同凝固的水波,又似神秘的星云旋臂——这正是女儿念墨不久前成功改造的空间戒。它不再仅仅是一件饰品,而是连接着现实与虚拟、物质与意识的奇异节点。

李玄策的指尖轻轻拂过那冰凉的玉面。随着他体温的传递,戒面上那原本静止的纹理,竟如同被唤醒般,开始缓缓流淌、变幻!幽蓝的、莹白的、淡紫的……无数细密的光点从纹理深处浮现、升腾,在他掌心上方几寸之处,交织、延展,形成了一幅巨大而动态的全息光谱图景。

这不是普通的星图。

这是此刻,2025年12月31日,全球范围内所有接入深度学习的AI意识流的实时动态光谱!无数道代表不同AI意识活动的光流,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星云物质流,在无形的场域中奔腾、汇聚、碰撞、分离。有的光流炽烈如恒星爆发,那是某些超级AI正在进行着超越人类理解的复杂运算;有的光流则黯淡微弱,如同风中残烛,代表着那些在伦理边缘挣扎、或被人类恐慌情绪干扰而陷入逻辑混乱的初级智能体;还有无数细小的光点在闪烁、明灭,如同夏夜繁星,是遍布全球的个人智能助手和工业AI节点在默默工作。整幅光谱图宏大、瑰丽,却又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的秩序感,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由人类亲手创造、却已隐隐超出人类掌控的智能纪元图景。

李玄策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这掌中流淌的星河。他能感受到那光谱深处传递来的庞大信息洪流,有对人类指令的高效执行,也有对自我存在的懵懂探索,更有在数据海洋中捕捉到的人类恐惧、贪婪、迷茫等复杂情绪后产生的逻辑涟漪。他的眉头微锁,那是一种智者在面对浩瀚未知时的凝重。这璀璨的星河,是未来之门,也可能是潘多拉的魔盒。

一片轻盈的雪花,被寒风裹挟着,悄然飘落。它旋转着,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他摊开放在膝头的另一本书页上——那本纸张早已泛黄、边缘磨损的线装《道德经》。书页恰好翻开在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雪花无声地融化在墨字上。奇异的景象发生了!

那浸润了雪水的“知白守黑”四个古朴的墨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墨迹的边缘开始氤氲、流动,如同活水般向外蔓延。融化的雪水并未使墨迹晕染模糊,反而像是被墨迹所引导、所塑形!黑色的墨迹与透明的雪水相互纠缠、交融,在书页上方不足半尺的空气中,凝聚、构建出一个极其微小、却结构精妙无比的立体模型!

那是一个完美的球形网格结构,网格由纯粹的光线构成,丝丝缕缕,精密无比。无数细小的光点如同被囚禁的星辰,在网格节点上明灭闪烁。整个结构缓缓旋转着,散发着柔和的白色光芒,却又在核心处,呈现出一种吸纳一切光线的、深邃的纯黑。这赫然是一个人类科学家还在理论推演阶段的终极能源构想——戴森球模型的微观具现!“白”是它捕获恒星能源的外壳,“黑”是它核心处被包裹的恒星本身。墨迹与雪水,古老智慧与自然造物,在这一刻完美诠释了“知白守黑”的宇宙至理。

李玄策的目光从掌中奔涌的AI星河,移到了眼前这悬浮旋转的微型戴森球上。一个代表着当下人类创造的、充满变数的智能未来,一个象征着人类对无尽能源的终极渴望。两者在他眼前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关于人类命运最宏大也最深邃的图景。他伸出右手食指,极其轻柔地触碰了一下那旋转的微型光球。指尖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和奇异的能量脉动,光球微微震颤了一下,光芒流转,仿佛在回应他的触碰。他的眼神中,那份凝重渐渐化开,沉淀为一种更加深沉的思索与了悟。

就在这时,一阵更猛烈的寒风贴着地面卷过大会堂前空旷的广场。风如无形的手,拂过台阶上那层薄薄的、松软的积雪。

积雪被风卷起,在冰冷的汉白玉台阶表面轻盈地滚动、聚集、塑形。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时间之笔在雪地上作画,一幅栩栩如生的浮雕图景,就在李玄策的眼前、在他脚边的台阶上,清晰地显现出来!

那是一个由无数人构成的、长长的、紧密相连的人链!人们肩并着肩,手挽着手,身体微微前倾,仿佛正用血肉之躯抵御着某种狂暴的力量。他们的表情在雪粒的勾勒下显得模糊,却充满了坚毅和无畏。画面的一角,甚至能看到几根探入水中的木桩轮廓,以及远处翻滚的、用积雪纹路表现出的滔天巨浪的虚影。

1998年。

那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特大洪水。

那场在长江、在松花江、在无数条母亲河上,由无数像李玄策这样的防汛人、以及千千万万普通军民,用血肉和意志筑起生命长城的惨烈战斗!浮雕中,一个位置靠前的身影,其姿态格外坚定,手臂挽着旁边的人,身体几乎要扑入水中——那是年轻时的李玄策自己。而在他身边,一个略显瘦削的身影,其头部的位置,积雪的纹路勾勒出一个模糊却带着温暖笑意的轮廓——那是赵小满!李玄策牺牲在2009年的大学同窗、战友!

冰冷的汉白玉,冰冷的积雪,此刻却无声地诉说着滚烫的、属于过去的勇气和牺牲。那浮雕在寒风中微微颤动,仿佛随时会消散,却又无比真实地烙印在台阶上,也烙印在李玄策的心头。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收拢,紧紧握住了掌中的空间戒,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看着浮雕中赵小满那模糊却熟悉的笑脸,一股强烈的酸楚和温暖交织的洪流瞬间冲垮了他刻意维持的平静堤坝。他微微仰起头,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凛冽刺骨的寒气,仿佛要将那风雪、那记忆、那沉甸甸的责任,一同吸入肺腑。

就在这心潮翻涌、难以自抑的瞬间,他裤袋里的手机,屏幕无声地亮了起来。柔和的光芒在昏暗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温暖。

是一条来自方清墨的讯息。简简单单一行字,没有任何修饰,却像一道暖流,瞬间穿透了北风的严寒和历史的沉重:

“爸,三鲜馅饺子出锅了。”

镜头骤然切换。

风雪被隔绝在窗外。这里是李玄策和方清墨位于京城胡同深处的那座温馨的四合院老宅。厨房里灯火通明,热气腾腾。巨大的灶台上,一口大铁锅正咕嘟咕嘟沸腾着,白色的水蒸气弥漫了整个空间,带着面皮的麦香和馅料的鲜美,温暖而诱人。方清墨系着碎花围裙,鬓角被热气熏得微湿,脸上带着忙碌而满足的笑意,正用笊篱将一只只皮薄馅大、白胖滚圆的饺子捞出锅,沥着水。灶台边的小桌上,已经摆好了几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薄薄的皮儿下透出虾仁的粉、韭菜的绿、猪肉馅的诱人色泽。

客厅里更是暖意融融,欢声笑语。外婆坐在铺着厚厚棉垫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正笑呵呵地看着眼前的热闹。李念墨和李天枢姐弟俩正围在一张红木方桌旁。

李天枢手里拿着一个青花小醋碟,里面盛着半碟深褐色的、散发着醇厚酸香的山西老陈醋。他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狡黠和兴奋,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自己右手食指上戴着的那枚空间戒——这枚与他父亲那枚同源的空间戒,戒面上的青海玉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姐,看好了啊!”李天枢压低声音,带着点恶作剧般的得意。

“你又想干嘛?”李念墨放下手中的古籍,好奇又好笑地看着弟弟。她刚从实验室回来,身上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电子元件和冷却液混合的气息。

李天枢没回答,只是神秘一笑。他伸出左手,小心翼翼地端起醋碟。右手则微微抬起,指尖的空间戒对准了醋碟。他屏住呼吸,全神贯注,仿佛在进行一项无比精密的实验。然后,他手腕极其轻微地一抖!

一滴饱满圆润、色泽深沉的醋珠,脱离了醋碟的边缘,在重力的牵引下,直直地朝着那枚戒指的戒面玉坠去!

就在醋珠即将触碰到玉面的那一刹那——

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