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一次东巡(2 / 2)
车子一停,外头等了两天的王离一身银甲,赵高也换上了自己官服,二人立刻来拜见嬴政,然后引着他进去。
里头现在已经没了营帐,都是用砖头堆砌的各色大小不一的房屋。
眼熟的墨家弟子们一身黑衣,穿着草鞋,在那里打铁的打铁,忙其他事的更是看不懂。
王离请他们先别进去坐,有好东西给大家看呢。
说着,一个眼神,副将赵佗立马下去,牵着二十匹全副武装的马上来。
当然,是没敢往皇帝跟前凑的,大家都是在远处,随着一声哨令,在门外冲锋而过,让园区里面的嬴政等人就看见一堆银灿灿的玩意儿呼啸而过,二十人,却气势如虹。
蒙恬本来还想着王离怎么见陛下一身的盔甲,这盔甲还是没见过的,新的要死的银甲,现在看了这冲锋而过的骑兵,哪里还不知道他这是在显摆什么。
嬴政也不着急看儿子了,赶紧让王离和赵高把那些骑兵喊进来,他要仔细看看。
王离作为园区一直跟进项目的将军,来向皇帝介绍这骑兵所有的装备都是干嘛的。
一身银甲,头一顶就能杀人,蹄子上也银闪闪的马,穿着轻铁甲,左手弯刀,右手砍刀,哪怕他们的刀不敢在皇帝面前拔出,但是当皇帝主动拿起刀来查看时,也依旧感受到了这全新装备的骑兵有多强悍。
皇帝如此,跟着皇帝过来的其他近臣亦如是,有眼光的众人,都已经察觉到了,这样的骑兵,绝对会是未来的战事的新方向。
就是有一点,忒费钱了,打造兵器的铁得花钱,炉子得花钱,工匠得花钱,这亮闪闪的银甲一看就工艺不一般,又轻又硬,更是要花钱。
蒙恬的眼神看向王离。
他俩没仇,但是一想到王离这小子在太原得到了如此好的武装,连他的马都从鬃毛到蹄子被打理得完好无损,而他王离却一点事都没往上报,蒙恬都觉得这小子真能憋。
老二老三看见这些一身甲胄的骑兵,眼睛都直了,也不敢问嬴政开口,只好眼神看向扶苏:大哥,弟弟们想骑!
嬴政在看过外面骑兵之后,心情大好,赵高适时出来,说道:“殿下和墨家众人,光是为了这些骑兵,都耗费了数月,王将军为了让他们能护卫在御驾前,废了不少功夫。”
划重点,陛下,这都是给你脸的兵,有了这些骑兵开路,你这一路上,得多威风啊。
嬴政秒懂赵高什么意思,哈哈大笑起来,当场就不吝啬夸奖王离和墨家弟子们。
看在二十个装备精良骑兵的份上,嬴政原谅墨家人了。
还没完,王离又献上了装上弹簧的弓弩,让人在两百步外挂上靶子,请皇帝一试。
弩箭直接穿透了挂在树上的靶子,这一箭再次震撼了在场所有外来者们的心。
城楼上的那大弩不必多说,体量就在那,现在居然连王离这随手掏出来的小弩都有如此威力,这是如何做到的?
赵高不慌不忙,来和嬴政介绍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太子带着墨家弟子们炼钢开始。
千锤百炼,各种淬火淬冷,失败不知道多少次才制造而成的弹簧钢,安装到改动过的手弩上,才能让手弩的威力翻倍。
“好!”嬴政目光灼灼看着手里这架弩,夸道:“如此神兵,实乃我大秦利器!园区之内的墨家弟子们,通通有赏!”
他现在全然忘记了自己昨天还在介意墨家弟子们带坏小白的事了,现在的嬴政,只觉得他儿子搭配墨家弟子后,这干活的效率都不只是翻倍,而是直接上了一个台阶了。
跟着嬴政过来的臣子,不是兵家的就是法家的,大家都很能理解嬴政此时的高兴,就等着皇帝手上的弩放下来了,自己也上手摸摸看呢。
能造出如此利器的墨家,确实值得被封赏。要是他们早个几年能造出来,这六国没的时间搞不好能更早。
蒙恬试图眼神暗示王离:你在这里肯定都给你手下搞了不少好东西吧?还有吗?能给我玩玩吗?
王离并不懂蒙恬的眼神,还疑惑他眼睛是不是抽筋了。
还是蒙毅在后面看见他哥和王离的眼神官司,主动上去帮着他哥问问王离,他们这一车队的人过来,怎么安置啊。
王离恍然大悟,这个好说,让他的手下们赶紧帮着牵马去,给马修蹄打马掌,套上马鞍和马镫,还有那什么太子吩咐放杜仲胶胎,给陛下的车架套上!
其实想摸摸手弩,以及薅一套骑兵的全身甲胄的蒙恬:“多谢王将军。”
行吧,能给马打理一番也不错。
欣赏完了手上的机弩,嬴政这才眼神看向赵高:我的儿呢?
“陛下,太子与钟詹事在里头给你备礼。”赵高立刻弯腰抬手,引着嬴政去了另一间还有点大的平房。
“哦?”嬴政好奇起来,“他还知道给朕送礼了?”
遂由赵高领着,往那平房里去,在后面各个眼神交流的文武官员们立即跟上。
一撩开帘子,嬴政就被里面的金光一晃眼,睁眼一看,是一群串起来的金色圆珠,再仔细看,发现不是珠子,是圆形方孔的小“金饼”,被绳子穿着一枚一枚平整挂着,从房梁上一直垂到里地有成年人膝盖的距离为止。
这样穿着“金”的绳子,挂满了这整个房间。
嬴政看见这圆形方孔的东西时就有了一个猜测,踏步进去,他拉起一条绳子,捞起来细细观察。
重量没那么重,不是真金,只能是铜。圆形方孔的铜钱,和秦半两形制与重量很不一样,而且正方面还都刻着四个新字,字迹旁边还有更浅的祥云细纹,精细异常。
赵高双手拱起,弯腰贺道:“陛下,殿下说六国钱币不一,于大秦经济有损,为此夙兴夜寐,终铸成这一屋新钱,太子孝父,此乃我大秦之福啊!”
你的好儿子送你的一屋子钱,收好了,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