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神秘系统的出现(1 / 2)
什么情况?
这个研究还有门槛要求?
看到这则信息后,原本充满期待的靳允立刻像是被泼了一桶冷水。
自己刚才想得太简单了。
虽然手中掌握了相关的理论资料,但那些必需的学生和专家,现在根本就没有一个。
“唉,转来转去又回到了起点。”
“看来要振兴学校,最关键的还是得有足够的优秀师资和学生。”
“那么眼下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先想办法招到足够的学生。”
靳允一边苦笑一边自言自语。
既然决定了要招新生,就得想出一个有效的办法。
现在的社会里,普通技校已经不那么吃香了,只有背后有大型国营厂支持的技校还能维持不错的报名人数。
而飞翔技校是一所相对高端的职业院校,招生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定位在普通技术学校之上。
学校之所以落到今天的地步,主要原因是它背后的飞翔机械厂生意不好,订单稀缺,自然也就减少了对技术人员的需求。
只要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自然就有人愿意来上学。
不过,靳允的目标可不仅限于此。
通过刚才系统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不仅需要学生的数量足够,还要他们的质量达标。
光是研究一项五轴数控机床项目,就需要十个优质学生加两个顶尖学霸。
找十个优秀的技校生还算可以解决,毕竟如今高考升学率并不高,很多人都挤破头进不了大学。
就算没考上大学的人当中,也存在不少能力很强的学生。
但对于一所技校来说,要想找到真正的学霸就不那么容易了。
能在系统中被称为“顶尖学子”的人物,肯定是那类轻而易举就能考上好大学的那种天之骄子。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反倒跑来学习技术呢?
“我该用什么方式把这些成绩出色的学霸吸引过来呢?”
靳允愁眉苦脸地思考着。
如果连这样的学生都没有,就完成不了系统的要求,也无法开展他的设备研发计划。
一旦没法赚钱,债务的问题也就无法缓解了。
钱……突然,靳允脑海中灵光一闪。
对啊,就是用钱!
眼下正处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大多数家庭能勉强维生已属不易,不少地区还处在温饱线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高额回报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只要肯出钱,总会有一些顶级学霸会因为经济考虑选择就读技校。
虽说目前手头确实一文没有,但只要有新生进来,并且能把新技术转化为成果,资金问题很快就能得到改善。
想到了就要行动起来。
靳允没有犹豫,直接找到了学校附近的废品回收点谈合作。
作为一所偏重机械教学的学校,里面还有很多老设备还在使用。
虽然这些机器看起来旧了些,但也不是完全没用了。
当初买下来的时候花了不少钱,现在要是按废铁价格卖出去,确实挺心疼的。
但眼下手头紧张,也没别的办法了。
等新款机床引进以后,这些旧东西本来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一番收拾后,大约有一半的老旧器械被他清理掉了,总共换回了两万多块。
对这个结果靳允还算满意。
接下来他又骑上自己那辆破旧自行车,去了桃城市报社门口。
那时互联网还不普及,广告主要靠电视和报纸发布。
考虑到资金不多,没法负担电视广告费,最后他决定先在报纸上试试水。
几轮讲价下来,最终花了五百元,在当地工人日报的一角登了一则招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