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月照寒襟 > 第23章 寒夜映星火

第23章 寒夜映星火(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紧随其后,一行行、一列列朱红的名字,如星光般洒落于榜上!

“哗——!” 如同点燃了巨型火药桶,整个现场彻底沸腾了!欢呼、尖叫、狂喜的大笑、绝望的哭嚎、难以置信的吸气声……种种声音轰然炸响,交织成一曲人间悲喜最激烈的狂想!

陶承良双眼瞪得溜圆,死命地在那榜单的中下游区域扫视,忽然间,他发出一声撕裂空气的、带着哭腔的狂吼:

“中了!我中了!皓月兄!我……我在上面!我在上面!戊字……戊字六十九……是我!是我!呜……” 他猛地抱住旁边的崔?,激动得语无伦次,涕泪横流。

崔?的心,在看到自己名字稳居首位那一刻,确实如被重锤击打,猛烈地跳动了一下!一瞬间,过往无数寒窗苦读、深夜孤灯、巷战惊魂、贡院煎熬的画面在脑海中轰然掠过!随即,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将那汹涌的情绪压回心底深处。他并未如陶承良般狂喜失态,只是用力拍了拍陶承良激动颤抖的肩膀:“好!子安兄!恭喜!”

“是我该恭喜你啊皓月兄!”陶承良抹着眼泪鼻涕,又哭又笑地大喊,引来周围无数艳羡或惊愕的目光,“省元!你中省元了!魁首!魁首啊!”

省元!解试(乡试)之后,礼部主持的省试头名!这是何等的荣耀!足以让崔?之名,一日之间震动汴京!

贺喜的人潮瞬间将崔?淹没。平日里有过点头之交的举子纷纷上前拱手作揖,道一声“崔省元”;护龙河巷的邻里更是早早备下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魏老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早知公子非池中物”。

但最引人瞩目的两份贺礼,接踵而至:

其一来自“清秋阁”。

一名仆人手捧一长形紫檀木匣,恭敬献上。木匣打开,并非金银珠宝,亦非名贵书画,而是一套装帧极其精美的孤本《柳河东集》!书页陈旧却保存完好,显然是经过名家精心修复装裱。匣内附一张洒金笺,上是颜清秋那骨秀神清的字迹:

“蟾宫折桂,实至名归。孤本寒梅,并贺春风。望勤拂拭,莫使尘侵。”

贺语之外,更暗含期许与鞭策——提醒崔?这省元,亦如孤本易损,需时刻自省,莫坠凡尘。其用心之深,礼物之贵重(对文人而言),令人侧目。赠书为“柳河东”(柳宗元),亦是失意锐志后成就斐然之名士,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其二来自西城沈府。

沈文漪竟亲自乘车而来。她一袭鹅黄春衫,略施粉黛,明艳照人,身边侍女捧着一个锦盒。

“崔公子,”沈文漪盈盈一礼,笑容如春日暖阳,“恭喜省元!家父闻听亦甚欣喜,嘱我代赠薄礼。” 锦盒开启,内里是一方质如紫玉、莹润透亮的徽州紫玉砚,旁有一包名贵的滋补药材。

“此紫玉砚乃是家父珍藏,”她声音清脆,“家父言公子之文有金石气,当配此砚。这包温补药材,公子数日劳神伤身,还需好生将养才是。” 话语得体,既有沈家对才俊的肯定(借父亲之名),又有少女细致入微的体贴关怀(那包补药)。

两份厚礼,两种情谊,都送到了崔?心坎上。

榜下喜讯自然也飞传各处。

王仲玉第一时间派人送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亲笔贺辞。连绣衣直指叶英台,也在查阅省试存档卷宗时,指尖在那份署名“崔?”的策论考卷上略作停留,素来冰冷的唇线似乎微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

整个汴京城都知道了这匹横空出世的黑马——出身襄州、毫无背景、却一举摘下省元桂冠的崔?崔皓月!

然而,身处贺喜喧闹漩涡中的崔?,捧过珍贵的孤本,抚摸着温润的紫玉砚,听着陶承良兴奋的“殿试必是状元”的醉言……他的内心反而愈发清明澄澈。喧哗声浪外,他仿佛听到了更高远处传来的、更加沉重的金殿玉墀的召唤。

省元非终点,更非铁券丹书。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是最终一搏!省元在殿试中被黜落者,史不乏例。此刻的喧嚣,不过是登顶天梯前的浮云。

夜深人散。

护龙河小院内重归宁静。窗棂半开,透入清冷的月光,也带来汴河奔流不息的呜咽。崔?坐在书案前,案上摆着颜清秋所赠《柳河东集》,沈文漪所赠紫玉砚,以及王仲玉那力透纸背的八字贺联。

他没有急于翻阅新得的孤本,也没有欣赏那方名贵的砚台。他只是取过一叠素纸,铺开。

新墨入砚,是颜清秋所赠那方刻着寒梅印的松烟墨锭。

紫毫笔在砚池中饱蘸浓墨。

腕动!

笔锋落于素纸,一行行沉稳的字迹再次显现。

这已不再是破题应试,而是梳理心境,沉淀功名,更为了迎接那金殿之上,面君策对的终极洗礼!

窗外,汴京城的灯火璀璨依旧,映照着无数醉人的富贵风流,也映照着案头这盏孤灯下,一位不骄不躁、省元郎君沉毅凝定的身影。

“省元……尚未及第。”他对着幽暗的灯火,低声自语,“殿试方是真章。”

月落乌啼,涛声隐隐,通向帝国权力核心的最后一级台阶,已在黑暗中显现轮廓。崔?的心神,早已越过眼前的荣耀与喧嚣,投向了那座禁宫深处,紫宸殿上高高在上的身影。一场新的、更微妙的较量,即将开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