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血脉至亲(1 / 2)
“休妻?”沈昭震惊,不自觉得看了一眼沈愉。
段玉衡哭着道:“是的,族老们已经把祖母除名。”
从威宁侯府开府之初,府里一应大小事务皆是段老太太做主。
皇后懿旨下到威宁侯府,府里主子下人们都显得很茫然。
当家人被赶走了,以后这个家谁来做主。
段氏虽然不算大族,族中也有族老的,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把段老太太宗族除名。
同时列下数名罪状,最大的罪状是,嫉妒。
这倒不是族老们污蔑,而是事实。
这么多年来,段老太爷说不上风流好色,花花草草也是有的。
府里的丫头媳妇,段老太爷但凡多看几眼,段老太太就当场发作。
纳妾更是想都不别想,明明善妒却又不想落人话柄。段老太太便把自己的丫头,给段老太爷当通房,也就是段三老爷的生母。
就这样,段老太太还是容不下,生产时,丫头死了。
段三老爷命大活了下来,却不请先生,也不让上学堂,堂堂侯府公子哥不认字。
娶的媳妇那就更差了,开始议亲对象,竟然是侯府下人的女儿,前些年一家子放了身契,现在是平民。
但曾经的下人,如何能娶为正室。
族老们嫌丢人,死活拦下了。
最后段三老爷娶了一个穷秀才女儿,家世背景甚至连嫁妆都没有。
段老太太管太严,不能纳妾,段老太爷就养外室。
段老太太岂能容下,多次打上门去。处置外室以及私生子,段老太太更不会手软。
段行野的母亲就是其中之一,她原是威宁侯府的丫头,被段老太爷收用后安置在外。
段老太太打上门去,把段行野母子一顿毒打,赶了出去。
段老太太抄了外宅,把房子收回,段行野母亲无家可归。段行野母亲走投无路,悄悄去找段老太爷,希望他能出钱安置。
段老太爷却是不管不问,任由母子俩自生自灭。
段行野不愿意认祖归宗,就是因为,他的生母就是抚养他累死的。
嫡母霸道,生父冷血,两人皆未尽抚育之恩。
段老太太如此霸道,族老们早有意见,只因段老太爷惧内,再加上段老太太两个儿子都已成年,这才不敢言语。
现在大房和二房皆出了事,皇后又下旨休妻,机不可失,族老们马上奉旨,把段老太太除名。
不过再除名,段老太太依然是段大老爷和段二老爷的生母,当儿子的要奉养生母。
只是段大老爷现在是烂酒鬼,段二老爷人还在牢里。段老太太目前还住在侯府,后续如何安置,要等段二老爷的案子判了之后再说。
“皇后娘娘的懿旨,难道想我去抗旨?”沈愉说着,话语间带着嘲讽。
段玉衡连连摇头,“侄儿不敢如此想,祖母之事己有定论,岂是我一个小辈能议论的。我父亲还在牢中,我愿意赎铜抵罪,救出父亲。”
虽然是人命关天,死的也是平民。但既入府为妾,主母或者主人杀妾,刑罚要比杀一般平民轻的多。
按照律法,故意杀害平民是死罪。故意杀害妾室,是流放或者徒刑。
段二老爷有官职在身,享有“官当”特权,用官职抵罪;或“赎铜”也就是花钱消灾。
“你既有决定,去衙门即可,寻我做什么。”沈愉说着。
段玉衡着急道:“妇人的前夫闹的厉害,一口咬定是我父亲强抢民妇。”
花钱消灾的前提是,要先确定死者的身份。
若是确定了,就是妾室,按律法,花钱是可以消灾的。
但前夫哥一口咬定,段二老爷是强抢的。
罪名就完全不同了,强抢民女是犯罪,杀害普通平民更是重罪。
沈愉听到现在,己有几分不耐烦,道:“若是觉得京兆尹判案不公,可以到大理寺,刑部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