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胜利背后的阴影(2 / 2)
四目相对,秦念停下了笔。
陆野走到她身边,没有说话,只是拿起她桌上那个已经冷掉的军用水壶,走到一旁续上热水,再轻轻放回她手边。
“都安排好了?”秦念轻声问。
“嗯,安全部门接手了。”陆野的声音低沉,“你这边?”
秦念将笔记本转向他,指尖点在那几条问题上:“暴露得很彻底,但也……很及时。”
陆野的目光扫过那些字句,点了点头。他完全理解她的意思。战场,才是最苛刻、最真实的检验场。
就在这时,专线电话响起。一名参谋接听后,立刻神色一正:“首长,是军区一号线!”
整个指挥点瞬间安静下来。
电话那头传来了军区首长沉稳而有力的声音,首先高度赞扬了参演部队的英勇顽强和“星火”团队的重大贡献,尤其肯定了“蜂鸟”在极端条件下的卓越表现。随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
“演习虽胜,但问题不容忽视。‘鹰眼’的失利,新型装备在极限压力下的不稳定,以及此次敌特分子的渗透,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经研究决定:‘雷霆-78’演习提前进入收官总结阶段;由军区安全部、装备部、‘星火’研究所及‘暗影’所属部队,立即成立联合专案组,对被捕敌特进行深入审讯,务必挖出其背后网络;
‘星火’所要全面总结演习经验教训,限期内提交装备改进方案,加速定型列装!”
“同志们,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切不可因一时之胜,而懈怠轻敌!”
电话挂断,指挥点内一片肃然。
首长的指示如同冷水,浇灭了刚刚燃起的过度喜悦,让所有人的头脑都冷静下来。
秦念与陆野再次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相同的决心。
数日后,首都,某绝密级电子技术实验室。
那套被完整缴获的“灵雀”电子战系统静静地放置在防静电工作台上。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专家,在初步查看了“灵雀”系统后,激动得双手都有些颤抖。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他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灵雀”主机的外壳,“这套系统的集成度、信号处理能力、还有这个天线设计……至少比我们现役的同类型装备领先五年!不,可能更长!”
他看向陪同护送设备而来的总装领导和安全部门同志,语气斩钉截铁:“请组织放心!我们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把这套‘灵雀’里里外外吃透!
把它所有的技术秘密都挖出来!这对我们发展自己的新一代电子战装备,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这是那些俘虏交代一百次情报都换不来的硬家伙!”
领导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次行动,不仅粉碎了敌人的渗透破坏,更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技术样本,可谓是一箭双雕,战果辉煌。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星火”研究所。秦念虽然未能直接参与对“灵雀”的解析,但她前期通过信号监测记录下的数据,以及她对“灵雀”工作模式的分析报告,被作为重要参考资料一并提交给了研究小组。
郑文渊老先生特意打来了加密电话。
“小秦啊,干得漂亮!”郑老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不仅守住了咱们的成果,还反过来缴获了这么一条‘大鱼’!‘灵雀’系统……嘿嘿,够那帮老家伙们忙活一阵子了!
这对我们理解国外电子战技术发展水平,找准自身研发方向,意义重大!你功不可没!”
秦念谦逊地回应:“郑老,您过奖了。这都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也是前线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战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不骄不躁,好!”郑老越发欣赏,“等这边对‘灵雀’的初步分析报告出来,我会想办法让你也看看。你的眼光独到,说不定能从中看出些我们忽略的东西。
接下来,所里要好好总结这次演习和反间谍斗争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蜂鸟’和‘鹰眼’暴露出的问题,要尽快拿出改进方案。”
“是,郑老,我们已经在着手进行了。”秦念认真地回答。
挂断电话,秦念走到窗前。夜色已然降临,研究所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在山间的星辰。她想起那台被送走的“灵雀”,心中充满了期待。
对手的先进技术,既是威胁,也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灵雀”的剖析,必将能极大地促进国内相关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胜利的帷幕落下,而更深、更暗的棋局,已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