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技术壁垒后的杀机!(2 / 2)
它卡住的是系统设计的咽喉,需要的是颠覆性的思路,而非小修小补。
秦念凝视着那些令人头疼的数据和波形,大脑却在以惊人的速度运转。
她没有立刻动用宝贵的每日【虚境实验室】次数,而是首先全力调动着自己融会贯通的知识储备。
计算机架构的本质是管理和调度资源。当前的技术路线基于的是静态、集中的控制思想。
但如果换个思路呢?像自然界中的蚁群、鸟群那样,没有中央指挥,却能通过简单的局部规则实现复杂的全局协作?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纸张,在抽象的逻辑符号背后,看到了无数代表计算任务的数据包在处理器节点间盲目碰撞、拥堵……
突然,一道灵感的闪电,仿佛劈开了混沌的迷雾!
“等等!”秦念猛地抓起桌角的红色铅笔,几乎是抢过李文军手里的草稿纸,在边缘的空白处飞速地画出一个示意图——那不是一个传统的星型或总线结构,而是一个分布式的、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的网状模型!
“我们或许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为什么一定要依赖一个集中的仲裁器和共享总线?”秦念的声音因为兴奋而略微提高,红色铅笔在纸上划出有力的线条,
“看看这个——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种基于动态优先级队列和局部负载感知的分布式调度机制?”
她快速勾勒着:“每个计算节点(包括通用核心和协处理器)都维护自己的任务队列,并实时监测自身的负载状态
当需要与其他节点通信时,不是去竞争一条共享的总线,而是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动态优先级)和目标节点的实时负载情况(负载感知),自主决策发送时机和路径!
这相当于给每个交叉路口配备了智能的、能感知周边车流的信号灯!”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逼人的光芒:“这能极大减少中心仲裁的开销和瓶颈,通过分布式的、自主的决策来应对瞬间的高并发负载!
我们需要设计一套足够智能、能避免死锁和饥饿的分布式协商规则!”
这个想法跳出了传统集中式控制的框架,带着强烈的分布式和自主协同色彩!李文军和吴思远都愣住了,看着纸上那个结构新颖的示意图,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分布式的……局部负载感知……动态优先级……”李文军喃喃重复着,脸上的疲惫被巨大的震惊和思索取代,“这……这需要解决节点间状态同步的一致性问题、避免活锁……秦工,您这思路……指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他激动得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
“只是一个非常初步、不成熟的构想,甚至可能存在我们尚未意识到的问题。”
秦念深吸一口气,压下因灵感迸发而加速的心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它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需要你们用严格的数学工具和大量的仿真去验证、去完善、去把它从一个概念变成可实现的协议。”
“明白!我们立刻组织人手,就从分布式协商算法和避免死锁的机制入手!”
李文军重重一拍大腿,眼中的光芒重新点燃,拉着还在消化这个新思路的吴思远就要往外冲。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陆野别在腰间的加密通讯器发出了低沉而急促的震动声。他迅速走到办公室角落,背对着众人接听起来。
片刻后,他返回,原本凝重的脸上带上了一丝猎手终于嗅到猎物踪迹的锐利。
“有突破了。”陆野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我们追踪‘远东贸易’及其关联账户的资金流向,有了新发现。
他们一个通过离岸公司多层嵌套的隐秘账户,在过去半年内,接收了数笔来自‘太平洋交叉学术基金会’的汇款,总金额相当可观。而这个‘太平洋交叉学术基金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秦念和李、吴三人,“经过情报部门核实,与洛克旗下的一家核心智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
我们的一位‘老朋友’——赵清泉教授,在出国前,曾长期担任这家基金会的特邀顾问,并以其名义组织过多次学术交流活动。”
“太平洋交叉学术基金会”……洛克……赵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