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冰河下的鱼(1 / 2)
第一节:窒息的世界
警报声的余韵在避难所狭窄的通道内回荡,如同敲响在每个人心头的丧钟。外部能量辐射飙升,感应器莫名失效——看守者苏醒所带来的影响,已不再是感知层面的压迫,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步步紧逼的生存危机。
“东南方向的感应器,布置在一条古老的地脉支流节点上,位置极其隐蔽。”负责监控的混血卫士声音干涩,“失去信号前,传回的最后数据是……地脉能量被瞬间‘抽空’,并被一种冰冷的、结构完全不同的能量场取代。”
“抽空……取代……”墨菲斯咀嚼着这两个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它不是简单地干扰,是在重写星球的基础能量规则。把我们,以及所有依赖原有地脉能量的存在,变成这个星球上的‘异类’,一步步逼入绝境。”
莉娜扶着星辰的手臂不自觉地收紧。她感受到儿子身体的微微颤抖,并非完全源于伤痛,更多是来自于对外界那剧变环境的本能抗拒。原本如同母亲怀抱般滋养着他的星球力量,此刻却充满了排斥和恶意。
“我们储备的能源,还能支撑多久?”埃兹拉转向负责后勤的另一位卫士,声音保持着冷静,但紧蹙的眉头暴露了他的忧虑。
“按照目前消耗,维持基础生命支持和避难所隐匿符文,大约……十五个标准行星日。”卫士的回答让气氛更加凝重,“但如果外部能量环境持续恶化,隐匿符文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能耗也会急剧增加。这个时间……可能会缩短一半。”
七天。他们可能只剩下七天相对安全的时间。
星辰挣脱母亲的搀扶,尽管脚步有些虚浮,却坚持自己站定。他闭上眼,尝试像以往那样,将意识向外延伸,去感知、去触碰那些无形的能量之流。
反馈回来的感觉,如同将手伸进了冰封万载的寒冰之中。冰冷、滞涩,几乎无法引动分毫。更可怕的是,那股无处不在的冰冷意志如同附着在能量上的毒素,试图沿着他探出的意识反向侵蚀他的灵魂,带来一阵阵针扎般的刺痛和深入骨髓的寒意。他闷哼一声,被迫切断了感知,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
“不行,”他喘息着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挫败,“就像……像是在冰河里试图点火。能量本身拒绝被我引导,而且……带有强烈的侵蚀性。”
主动“编织”记忆已不可能,连最基础的引导环境能量进行修炼和恢复也变得困难重重。看守者设下的枷锁,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坚固和恶毒。
第二节:微光计划
绝望如同浓雾般弥漫。但在绝境中,求生欲往往会催生出超乎想象的韧性。
“它想冻死我们,困死我们。”墨菲斯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种近乎磨牙的坚定,“那我们就证明,即便在冰河世纪,也有生命能找到缝隙,呼吸,存活,甚至进化!”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星辰:“你刚才提到,‘黎明’和薇拉的知识。他们是上一个纪元的幸存者,或许他们的传承里,就有应对这种极端能量环境的方法?哪怕只是一些零散的记载!”
星辰闻言,精神微微一振。是啊,他并非孤身一人面对这未知的困境。在他的意识深处,承载着无数先驱者的记忆与智慧。
“我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搜寻。”星辰看向父母和墨菲斯,“看守者的意志无处不在,大规模的‘编织’会立刻引来打击。但只是……在记忆的碎片之海中‘垂钓’,寻找特定的‘微光’,或许能避开它最敏锐的感知。”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提议。在灵魂受创、外部环境极度恶劣的情况下深入记忆碎片,无异于在狂风暴雨的悬崖边行走。
“我们为你护法。”莉娜立刻说道,语气不容置疑,“用我们所有人的精神,构筑一道屏障,哪怕只能削弱它一丝一毫的干扰!”
埃兹拉和墨菲斯,以及周围几位核心的混血卫士,都毫不犹豫地点头。他们围绕着星辰坐下,闭上双眼,调动起自身或许微弱,却无比坚定的精神力量,形成了一道无形的、温暖的屏障,将星辰与外部那冰冷的意志隔绝开一小片区域。
星辰深吸一口气,再次将意识沉入体内。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去“编织”那狂暴的记忆长河,而是像一位耐心的渔夫,将意识的丝线轻轻垂入翻涌的“水面”之下,小心翼翼地感应、捕捉着那些可能与“恶劣环境”、“能量适应”相关的记忆碎片。
过程缓慢而痛苦。每一次与冰冷意志间接的接触都让他灵魂战栗,混乱记忆的冲刷也未曾停止。时间一点点流逝,护法的人们脸色也逐渐苍白,维持精神屏障的消耗巨大。
就在星辰感到意识即将再次被混乱吞噬的边缘——
一点微光,在记忆的深水中一闪而过。那感觉并非薇拉的炽热与决绝,也非“黎明”的磅礴与牺牲,而是一种……极其内敛、坚韧、如同苔藓般在绝境中默默生长的意境。
他集中全部精神,猛地将其“钓”起!
第三节:共生呼吸法
并非完整的知识传承,只是一段模糊的、属于某个无名“混血先驱”的感悟碎片。但这碎片中,蕴含着一个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概念——【共生呼吸】。
在星球能量陷入沉寂或混乱的“冰期”,强行引导外部能量如同饮鸩止渴。真正的生存之道,在于将自身与星球视作一个微小的、独立的“共生体”。不再试图去命令和夺取,而是调整自身的能量波动频率,与脚下哪怕最微小的一片土地、一缕尚未被完全污染的地脉残息,达成最深层次的“共鸣”与“同步”。
如同冰层下的鱼,不再试图融化整个冰河,而是调整自身的代谢,与周围极其有限的冰冷水流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从中汲取微乎其微却足以维系生命的养分。
星辰猛地睁开眼睛,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我明白了!”他声音带着激动后的虚弱,却充满了希望,“我们不能对抗它改变的规则,但我们可以……适应它!在它的规则内部,找到属于我们的‘生态位’!”
他立刻尝试起来。不再强行去捕捉、引导那些冰冷粘稠的外部能量,而是将意识彻底收归自身,然后极其缓慢、轻柔地调整着自身生命能量的波动。他不再将自己视为一个需要从外部汲取力量的“个体”,而是尝试与身下这片小小的避难所土地,与这片土地深处可能尚存的一丝微弱地脉联系,融为一体。
起初毫无反应,那冰冷的意志依旧盘旋在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星辰自身的波动调整到某个极其微妙、近乎于“无”的频率时,他身下的地面,似乎传来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极其微弱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