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山谷绞肉机(2 / 2)
哪有好脾气给张巨鹿。
双方增派的军队与日俱增。
打着打着斥候之间的交手,演变成大规模山区混战。
摔死的人,比战死的人还多。
秦军兵源质量更高,狭路相逢的时候总能占据优势。
这让张巨鹿十分恼火。
十六卫多是中原士兵,和深处山区的秦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己方士兵爬的高一点手脚就会发软。
秦军士兵爬山都不用绳子的,怎么和他们打。
烦恼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笑容也一样。
居庸关受到的委屈,在山里全部找回了回来。
这会张巨鹿该急得跳楼了吧。
把土木学院申请的物资全部批了下去。
虽然上面出现了大量不合理的物资申请。
但是张渔歌没吱声,全当福利发了下去。
让人干活又不舍得花钱怎么行。
这也算是土木学院的被动技能了。
钱给的越多发的越快,进度就越快。
而且山里条件艰苦,多给点物资,也能提高士气。
反正黑甲军也用不上这些,给了就给了。
后面战争结束,这些物资一样会发下去。
带着还麻烦。
黑甲军在军备科技上断层式的碾压。
不平等的战争现在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
先进的战场技术和指挥系统,使得秦军的军队调派更灵活。
即使在士兵掉队的时候,也能进行单独作战。
反曲弓和弹簧弩,射的魏武士兵哭爹喊娘。
魏武士兵身上的盔甲,无法抵挡重磅的弩箭射击。
除了不停的增派士兵,用数量来弥补没有别的选择。
只是山区的遭遇战,并不是可以依靠数量取胜的。
险要的地势会造成大量的环境减员。
来的越多死的越多。
秦军的仆从军也是伤亡的重灾区。
他们或许是很好的骑兵战士,但是在山区只能当步兵用。
宁盛也不会因为他们善于马战,而对他们有任何优待。
他想要的是继承秦军,而不是这百万人的东夏降兵。
将他们带回来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筹码。
另一个作用是减少秦军的死亡。
燕山的攻城战,真的是给他留下的很深的心理阴影。
士兵的死亡速度太快,快到自己还没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就在军册上销户了。
按这么打下去,秦军这点人在战争结束之后也剩不了几个。
到时候的秦军也没有什么价值了。
只有保存秦军的主力不被打残,战后自己的收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宁盛猜测巴图战后即使不退伍,也不会继续执掌实权。
他在书院还有研究要做。
而且巴图的性格就不喜欢战争和死亡,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武人和学者的综合体。
和巴图相处这么久,宁盛十分确定自己的判断。
所以对仆从军的态度,宁盛一直都是当消耗品使用。
其它人就更不必多说。
仆从军心里也清楚。
只是他们对此并没有太多怨言。
草原上的奴隶,还不如牛羊值钱。
他们在秦军麾下过得很好。
所以他们也愿意为秦军效命,甚至希望战后能获得真正的加入秦军。
或者是风谷镇居民的正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