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巴蜀玉脉 > 第244章 博弈与“捕光"计划

第244章 博弈与“捕光"计划(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龙轨”试验星座的成功组网与激光特战训练中心的如火如荼,如同一块投入世界暗流中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远比风域湖基地预想的要更快、更深远。

尽管“龙御”项目及其衍生技术被列为最高机密,采取了极其严格的信息管控措施,但大规模的一箭多星发射、低轨道突然增加的密集激光链路通信信号、以及特定区域异常精准的电磁环境扰动,这些“痕迹”在拥有顶尖空间态势感知和信号情报能力的对手眼中,如同雪地中的足迹,难以完全掩盖。

大洋彼岸,某高度保密的战略司令部情报分析中心。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正展示着经过复杂算法处理和分析后的轨道态势图。代表“龙轨”试验星座的18个光点,其运行轨迹被高亮标注,它们构成的覆盖网络,如同一个隐约的牢笼,笼罩在东亚大陆的关键区域上空。

“先生们,我们面临的,可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追赶问题。”一位肩扛将星的情报主管面色凝重,他的手指敲击着屏幕,“过去六个月,他们进行了五次高成功率的一箭多星发射,将这群‘小东西’送了上去。我们的‘太空围栏’系统和NRo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些卫星之间存在着持续、稳定且带宽极高的激光通信,其指向性、抗干扰能力和数据融合效率,远超我们已知的任何在轨系统。”

台下坐着来自军方、情报界和智库的专家,气氛压抑。

“更重要的是,”另一位技术分析师调出了一组频谱数据,“我们设在环太平洋的多个监测站,均捕捉到了数次短暂但极其强烈的能量聚焦特征,其频谱特性与高能激光武器测试高度吻合。虽然无法直接观测到靶标,但能量释放的方位和高度,与这些卫星的过顶轨迹存在高度时空关联。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已经成功进行了天基激光武器的在轨测试,并且……很可能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战能力。”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沉的议论声。天基武器,这个萦绕在各国心头数十年的梦魇,似乎正被某个国家率先变为现实。

“这意味着我们花费数千亿美元构建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其天花板正在被凿穿。”一位智库资深研究员沉声道,“传统的突防模式面临颠覆。如果他们的‘星链’能够持续扩大,形成覆盖全球的拦截网络,我们的战略投送能力和快速反应优势将大打折扣。”

“必须做出回应!”一位军方代表语气强硬,“我们不能坐视这种不对称优势的建立。我建议,立即加速我们自己的‘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项目和定向能武器平台的研发与部署日程。同时,考虑启动‘轨道哨兵’计划,部署具备抵近侦察、在轨服务,乃至……软硬杀伤能力的护卫卫星。”

“技术上我们存在差距,尤其是在高能激光的功率、体积和空间环境适应性方面。”技术分析师冷静地提醒,“他们的进展速度异乎寻常,似乎跳过了很多我们曾经遇到的技术陷阱。”

“那就用非技术手段弥补!”情报主管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技术封锁要继续加强,但更重要的是,要摸清他们的底细。这个项目的核心在哪里?关键人物是谁?他们的技术瓶颈和体系弱点是什么?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深入其内部,获取关键技术和部署情报的计划。”

一场围绕“龙轨”星链的、涵盖技术竞赛、战略威慑与隐秘情报战的阴影博弈,悄然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升级。风域湖基地及其创造的“光盾”,在尚未完全展露锋芒之际,便已成为了多方势力觊觎和针对的焦点。

一周后,风域湖基地,深夜。

羊羽的加密通讯终端收到了一条来自最高层、密级极高的信息。信息内容简洁而沉重:可靠情报显示,境外多个情报机构已启动针对“龙御”及“星链”项目的高级谍报行动,代号可能涉及“捕光”、“破盾”等。基地及所有核心人员安全等级提升至最高,并要求立即着手进行反渗透排查和体系抗打击脆弱性分析。

窗外月色清冷,羊羽放下终端,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在夜色中轮廓隐约的总装厂房。敌人的反应速度,印证了秦怀远教授的预判,也说明了“星链”所带来的战略威慑是何等真实。然而,被阴影中的毒蛇盯上,感觉并不愉快。

他深吸一口气,冷静迅速取代了最初的凝重。挑战来临,唯有应对。

第二天,基地召开了仅限于核心层的紧急安全会议。会议由羊羽主持,林夕、陈东升、新任命的激光特战训练中心政委陆小满,以及基地安全部门负责人参加。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羊羽开门见山,没有多余寒暄,“敌人已经亮出了獠牙,目标是我们的技术、我们的系统,甚至是我们的人。我们必须确保‘光盾’坚不可摧,从物理到信息,从技术到人心。”

安全部门负责人首先汇报了近期发现的异常信号侦察、网络渗透尝试等边缘活动,证实了情报的准确性。

“基地内部的反谍排查立刻启动,由安全部门主导,陈东升大队长配合,进行背靠背审查和异常行为分析。”羊羽看向陈东升,“东升,你经验丰富,基地的安全护卫和人员背景,你最熟悉。”

“明白!”陈东升重重点头,眼神锐利,“保证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也绝不让内部出任何问题。”

“技术层面,”羊羽转向林夕,“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脆弱性评估。尤其是星地链路、指挥控制系统、数据融合中心这些关键节点,假设在遭受高强度电子干扰、网络攻击,甚至部分节点被物理摧毁的情况下,系统的生存能力和重构恢复能力如何?”

林夕沉吟片刻,答道:“系统设计之初考虑了冗余和抗毁。但面对有针对性的高级持续威胁和新型空间对抗手段,我们需要进行更极限的压力测试。我建议立即启动‘涅盘’计划,模拟最坏情况下的系统自愈和降级运行模式。”

“同意。”羊羽点头,“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需要什么资源直接提。”

最后,他看向陆小满:“小满政委,训练中心那边,学员来自不同单位,背景相对复杂,虽然是优中选优,但也不能排除被渗透的风险。思想动态要掌握好,保密纪律要反复强调,同时,要培养学员在可能的信息泄露环境下,依然能有效作战的能力。未来的战场,他们可能面临体系被窥探、指令被干扰的极端情况。”

“请羊所长、林政委放心!”陆小满神情严肃,“训练中心一定筑牢思想防线和安全底线,确保这支新质战斗力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会议结束后,各项应对措施迅速落地。基地的气氛无形中更加凝重,但秩序井然,各项工作在高度戒备下加速推进。

与此同时,在羊羽的授意下,一个由他直接领导,林夕提供技术支撑,陈东升负责安全协调的特别工作小组秘密成立,其任务只有一个:主动出击,构建一道针对“捕光”计划的反向防护网,并寻找机会,向对手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其判断。

这项工作,被羊羽命名为——“镜影”。

“镜影”小组的第一个行动,是精心策划的一次“技术泄露”。通过一个经过严格控制的、看似已被策反的“内线”,向境外情报机构传递了一份关于“龙轨”星链激光系统存在“特定频谱干扰下效能急剧下降”和“连续射击后冷却系统存在设计缺陷”的混合了真实参数与虚假弱点的技术文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