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妻子的岗位(1 / 2)
秦致远坐在办公桌前,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跳动着今日的日程安排和林书记下午调研龙华区的要点提示。他的动作一如既往的精准、高效。
然而,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眉宇间凝着一丝极淡的、难以化开的犹豫。这份犹豫,源于昨夜龙华区委书记甘小川打来的那个电话。
电话里,甘小川语气热络,先是关切地问候了他父亲的病情(消息传得真快),得知已安排去省城专家诊治后,连声道好。随后,话锋便不着痕迹地转向了柳婷。
“致远啊,还有个事。我听区妇联的同志提起,她们那边缺个搞家庭儿童工作的干事,工作相对清闲,责任也没那么重,主要是协调组织活动,按时上下班,节假日能保证。”甘小川的声音带着笑,却字字敲在秦致远心坎上,“我就想着,弟妹在五医院当护士,三班倒,辛苦不说,还顾不上家和孩子。小斌今年三年级,正是关键时候。你看,是不是让弟妹考虑一下,调到区妇联来?既能发挥特长,也能更好地照顾家庭,解决你的后顾之忧嘛。”
话说得滴水不漏。区妇联,听起来确实比医院护士清闲稳定,更能兼顾家庭。对于一个丈夫身居要职、孩子正在成长的女性而言,这似乎是一个颇为“理想”的调整。
秦致远当时握着电话,喉咙里像堵了团棉花。他当然知道甘小川的好意,完全是冲着他“市委大秘”的身份而来。这是一种隐性的投资,一种人情往来。他本能地想拒绝,不想授人以柄,不想让家庭成为自己被拿捏的软肋。但另一边,是妻子日渐憔悴的脸庞和儿子偶尔流露出的、对母亲陪伴的渴望。柳婷从未抱怨,但他知道,长期倒班和家庭压力,让她身心俱疲。
他当时没有立刻答应,只含糊地说:“谢谢甘书记关心,我……我跟柳婷商量一下,再向您汇报。”
挂断电话后,他一个人在书房坐了许久。原则与人情,工作与家庭,像两股绳子绞在一起,勒得他喘不过气。
此刻,坐在办公室里,这份纠结依旧萦绕不去。他秦致远能严守纪律,对各类请托、打探严防死守,甘当一堵“沉默的城墙”。但涉及到妻子的工作和家庭的实际困难,这堵墙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坚不可摧。
是啊,人都是有弱点的。他秦致远又岂能例外。
早上八点,林书记马上要到了。秦致远深吸一口气,将杂念强行压下,拿起整理好的文件夹,走向里间办公室。他决定,必须向林书记汇报此事。这不仅关乎家庭选择,更是一个原则问题,他不能,也不敢私下处理。
林万骁刚好进来,脱下外套挂好。他接过秦致远递上的日程表和调研要点,目光扫过,迅速捕捉到关键信息。
“龙华区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他一边坐下,一边随口问,端起秦致远早已泡好、温度恰好的绿茶。
“甘小川书记已经做了安排,重点看他们的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秦致远恭敬回答,声音平稳,听不出异常。
林万骁“嗯”了一声,翻开文件,开始批阅。办公室内只剩下纸张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
秦致远没有立刻离开,他安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一个合适的间隙。几分钟后,林万骁批完一份文件,抬头看了他一眼,似乎察觉到他与平日稍有不同的沉默。
“有事?”林万骁问得直接。他对自己这位秘书已足够了解,秦致远的情绪极少外露,但并非无迹可寻。
秦致远心下一凛,知道瞒不过书记的眼睛。他上前半步,微微垂下视线,声音压得较低,尽可能客观地陈述:“书记,有件事向您汇报。昨晚,龙华区的甘小川书记给我打了个电话。”
林万骁端起茶杯,吹了吹浮叶,示意他继续。
“他……他关心我父亲的病情,之后提到,说区妇联缺一个负责家庭儿童工作的干事岗位。”秦致远语速平稳,但措辞谨慎,“他认为柳婷在医院工作太辛苦,兼顾家庭不易,建议……建议她调到区妇联,工作相对轻松,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和我。”
他说完,微微抬眼,观察着林万骁的反应。
林万骁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慢慢呷了口茶,放下茶杯时,发出清脆的磕碰声。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尚未散尽的晨雾,似乎在思考。
办公室内一时寂静。秦致远的心微微提起。
“你怎么想?”林万骁没有看他,声音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