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暗巷遇刺(2 / 2)
魏五却依旧不慌不忙,从腰间摸出那个不离身的酒葫芦,“砰” 地一声拔开塞子,往地上一泼。
苏晚瞬间闻见浓烈的酒气,那是魏五每日都要喝上两口的烧刀子,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刺客的刀刚要落下,魏五突然抬脚勾住他的脚踝,那刺客身形一晃,向前踉跄了几步。就在这时,魏五用葫芦底猛砸其手腕,“咔嚓” 一声,刺客的手腕发出一声脆响。“军医出身的,收拾你们这些毛贼还不够?” 魏五冷哼一声,扯下腰间的布带,三两下就把刺客捆了个结实,像捆粽子一样。
最后那个被顾昭制住的刺客还在拼命挣扎,试图挣脱束缚。苏晚见状,迅速捡起地上的碎砖,照着他膝盖就是一下。“啊!” 刺客疼得惨叫一声,整个人蜷成虾米状,脸上满是痛苦之色。
阿兰不知何时从墙根摸来半块青瓦,悄悄地靠近刺客,然后重重地压在他后颈,大声喊道:“再动就敲碎你脑袋!” 少女的声音微微发颤,却带着一种坚定,瓦块边缘几乎要划破刺客的皮肤。
顾昭蹲下身子,用短刀挑起刺客的下巴,目光如炬,冷冷地问道:“谁派你来的?” 刀刃在刺客下巴上压出一道红痕,刺客疼得直抽气,可却紧咬着牙,一声不吭。
魏五也蹲下来,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纸包,“啪” 地一下撒在刺客的伤口上。“这是我自制的‘醒神散’,” 他拍了拍刺客青肿的手腕,不紧不慢地说道,“掺了半钱马钱子,疼起来能让你把娘胎里的事都吐出来。”
刺客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周... 周大人!” 他喘着粗气,声音颤抖地说道,“周德海周大人说,那女大夫在城门口坏了他的事,得... 得除了她和她一家,省得她在京城乱嚼舌根!”
苏晚听后,手指不自觉地攥得发白,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与寒意。原来周德海根本不是什么 “防疫”,他怕的是难民们知道所谓 “验血” 不过是他拖延时间、克扣粮款的幌子,更怕她这个能治溃烂伤的医女,会把他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捅到台面上。
“晚晚。” 顾昭伸手轻轻地碰了碰她发颤的手背,声音轻柔却坚定,“得赶紧分开走。” 他指了指巷口,“我送阿娘和小川去城南的竹器坊,那里有我暗卫的联络点。魏叔带阿兰去北市的茶栈,他们常给宫里送茶叶,人多眼杂安全些。”
“阿兰。” 苏晚蹲下来,温柔地替少女理了理被扯乱的布帕,那布帕上还带着少女的体温。“你身上带着我给的烟球吧?” 阿兰赶忙点头,从怀里摸出一个小陶瓶,瓶身还沾着她方才按刺客时蹭的灰,在阳光下显得有些脏污。“若有异动,立刻把陶片砸碎,烟是紫色的,我和顾大哥能看见。” 她又转向魏五,眼神中带着信任与嘱托,“魏叔,您路上盯着阿兰,别让她乱跑。”
魏五拍了拍腰间的酒葫芦,咧嘴一笑,露出几颗残缺的牙齿:“放心,这老骨头还能扛两个刺客。” 他弯腰扛起药箱,朝顾昭点了下头,然后拽着阿兰往巷口走去。
阿兰走了两步又回头,眼睛亮得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子,满是坚定与期待:“苏大夫,我等你教《伤寒杂病论》!”
顾昭解下外袍,轻轻地披在苏晚肩上,仿佛要为她挡住所有的危险。“走吧,阿娘和小川该等急了。” 两人刚走出巷子,阳光便毫无保留地劈头盖脸砸下来,晃得人眼睛有些晕眩。
苏晚望着魏五和阿兰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潮里,后颈那丝凉意却更重了 —— 方才审讯时,她瞥见为首刺客的眼角微微跳了跳,那抹慌乱不像是装的,这让她隐隐觉得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夜色渐深,像一块黑色的绸缎,缓缓地铺展在潼关的上空。街头的灯笼次第亮起,昏黄的灯光在夜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顾昭带着苏晚拐过最后一个街角,竹器坊的青竹招牌在风中晃着,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音,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苏晚刚要推门,眼角突然扫见斜对面的茶楼二楼,有个黑影一闪而过,动作极为迅速,如同鬼魅一般。窗边的红绸帘被风掀起,露出半截朱红信笺 —— 和城墙上、刺客布包里的,一模一样。
她心中一惊,下意识地攥紧顾昭的衣袖,刚要开口,竹器坊里传来小川欢快的笑声:“阿姊!阿娘说等会烤红薯!”
顾昭按住她的手,轻声道:“进去再说。” 可两人都知道,这一晚,注定难眠。
茶楼二楼的黑影缩回窗后,摸出怀里的密信。信上的朱砂印泥还未干透,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墨香,那是周德海的私印,鲜红的颜色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
他轻轻地吹灭烛火,将信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转身融入了夜色之中,只留下一片寂静。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 ——” 的一声,悠长而沉闷,惊飞了檐角的乌鸦。那乌鸦扑腾着翅膀,在夜空中盘旋,发出 “呱呱” 的叫声,仿佛在预示着不祥。
而在城南某处偏僻宅院里,周德海捏着刚送来的密报,胖脸上的肉气得直颤。“跑了?” 他怒不可遏,将密报撕成碎片,“废物!” 碎纸片如雪花般飘落在地,最上面那句 “苏晚未除” 的墨迹还未干,似乎在嘲讽着他的无能。
他抓起茶盏,狠狠地砸向墙角,“哗啦” 一声,青瓷碎裂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加派人手!明日卯时前,我要见那女大夫的尸首!” 他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声音在宅院里回荡,透着无尽的愤怒与决绝。
夜风卷着碎纸片穿过门缝,飘向街道尽头。
那里,一盏紫色的灯笼正被人悄悄挂在竹器坊的门楣上 —— 那是顾昭暗卫的标记,在夜色里泛着幽光,像一双警惕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