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太医之争(2 / 2)
“陆大人这是要抗旨?”
一个清脆的女声从门口传来,如同银铃般在御药房内回荡。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春桃正小心翼翼地扶着太后站在逆光之中,太后头上的珠翠在鬓边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点点繁星。
陆院判看到太后的瞬间,膝盖一软,差点直接栽倒在地 —— 他竟然完全没有听见太后步辇的声音!
“哀家问你,” 太后拄着龙头拐杖,目光如两把锋利的刀子,直直地射向陆院判,“苏医女治好了哀家的腿,你却反倒说她离经叛道?” 她缓缓转向苏晚,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温和,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哀家要封你做御医顾问,虽无品级,却能随时入宫。”
“太后!” 陆院判踉跄着向前,“噗通” 一声跪了下来,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与不甘,“太医院百年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太后毫不留情地打断他,语气坚定而威严,“哀家这把老骨头都能在苏医女的医治下渐渐好转,规矩为何就不能改?” 她又对苏晚笑了笑,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许,“明日开始,你就在御药房当值,有什么需要的药材,尽管找春桃拿牌子。”
苏晚听到这话,赶忙跪下叩首,掌心紧紧握着太后赏赐的金簪,金簪硌得她手心生疼,但此刻她的心思全然不在这疼痛上。她微微抬头的瞬间,瞥见陆院判攥紧的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着青白之色 —— 她知道,那袖中密信的火漆,怕是要被他捏碎了。
暮色如潮水般渐渐漫进御花园,将整个花园笼罩在一片朦胧的光影之中。春桃突然轻轻拽了拽苏晚的衣袖,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她压低声音,目光迅速扫过假山后晃过的宫装衣角,“苏医女,” 她凑近苏晚,声音轻得如同游丝,“方才打扫偏殿时,我在砖缝里捡到这个。”
说着,春桃展开一方素帕,里面裹着一封密信。苏晚刚打开密信,只一眼,心跳便陡然漏了一拍 —— 信里赫然写着 “晋州三年前赈灾粮,被贪没三成”,末尾的署名是 “故晋州粮道刘正之子刘承”。
“刘正?” 苏晚脑海中迅速闪过母亲曾经提起过的画面,晋州灾年时,有个粮道官因为如实上报灾情,触怒了某些人,最终被革职查办,“他儿子不是早...”
“听说刘公子去年偷偷回了京城。” 春桃的声音依旧很轻,仿佛生怕被什么人听见,“前几日御花园的井里... 打捞出具男尸。”
苏晚的指尖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密信在风中簌簌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她突然想起顾昭曾经说过的 “更大的风暴”,想起陆院判袖中那封神秘的密信,想起晋州逃荒时,那些啃着树皮,眼神中充满绝望的老人 —— 原来,这场看似天灾的干旱背后,隐藏着如此巨大的阴谋,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天灾。
“苏医女?” 春桃轻轻推了推她,见她有些出神,轻声唤道。
苏晚猛地回过神来,迅速将密信塞进袖中。晚风轻轻掀起她的裙角,吹得御花园里的海棠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一场粉色的雨,洒落在地。
她静静地望着宫墙上的夕阳,那夕阳如血,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那影子在地上扭曲着,竟像极了晋州逃荒路上,那些倒在路边,被命运无情碾压的人。
“你们想让我死,” 她对着风,喃喃自语,眼中的寒意比夜色更加浓烈,“我就偏要活得更好。”
回到医馆时,月亮已经高高挂在中天,洒下清冷的光辉,将整个医馆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苏晚刚推开院门,一股熟悉的药香扑鼻而来 —— 是弟弟小川正在熬安神汤。那浓郁的药香,让她原本紧绷的神经,微微放松了一些。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藏着的密信,正打算回屋,忽然瞥见院墙上有道黑影一闪而过。那影子极轻极快,如同一片被风吹起的叶子,瞬间消失在黑暗之中。但苏晚在急诊科值过无数个夜班,对危险的直觉比常人更加敏锐,她立刻察觉到了那一丝不寻常。
她停下脚步,目光紧紧盯着黑影消失的方向,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如鼓,“咚咚咚” 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
“姐?” 小川端着药碗从厨房走出来,看到苏晚站在院子里发呆,有些疑惑地问道,“你怎么站在这儿?”
苏晚缓缓转身,此时院墙上已空无一人,仿佛刚才的黑影只是她的幻觉。但她知道,危险已经悄然降临。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针囊,母亲的话在耳边清晰地响起:“针要扎病,更要扎人心。”
今夜,怕是有不速之客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