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假方案的“完美”破绽(2 / 2)
陈默回复:【告诉他们可能是版本混乱,早期做过加密实验,后来删掉了】
【可他们说结构太复杂,不像临时测试】
【那就让他们继续查。查不出来是他们的事】
发出这条消息,他合上笔记本,换了台备用机登录内网。
不到十分钟,一份加密报告被推送到他的权限区。
标题是《关于\"诱饵_b\"方案的技术复核意见》,落款是星辰集团亚太研发部。
他点开附件。
第一段就明确指出:\"初步判断该协议存在结构性缺陷,核心逻辑自相矛盾,无法支撑实际通信需求。\"
后面还附了十几页分析图。
陈默快速浏览完毕,关闭文件。
他重新打开监控面板,放大数据流图谱。画面中央,一条异常脉冲正在不断重复,仿佛陷入了某个无法脱身的循环。
他知道,那是伪量子校验模块在发挥作用。这个模块表面上负责纠错,实际上会在特定条件下制造虚假信号,诱导系统进入死循环。
普通人看不出来,因为它完全符合数学规范。只有知道密钥生成规则的人,才懂得如何解开。
而这个规则,只存在于他的记忆里。
深夜十一点,他又收到一条消息。
这次是沈如月偷偷转发的星辰内部技术群组截图。
【已经试了六种解码方式,全部失败】【怀疑中方保留了关键参数】【建议暂停项目,重新谈判】
陈默看完,将截图存入加密文件夹。
他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然后坐回来,打开录音笔。
\"十一月五日,晚上十一点十二分。\"他低声说,\"'诱饵_b'已激活,目标陷入调试困境。下一步,等他们主动找上门。\"
说完,他关掉录音,拔出U盘锁进抽屉。
整个实验室重归寂静。
只剩下主机风扇还在运转。
他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脑海中闪过一段模糊的画面——前世某次会议上,一位外国专家在台上宣布,他们成功破解了某国的卫星系统。
当时他说:\"这根本不是什么新技术,只是一个存在漏洞的设计。\"
而现在,同样的台词,即将由别人来说出。
凌晨两点十七分,警报响起。
屏幕上跳出一条紧急日志。
【检测到大规模数据导出请求】
陈默立即睁眼。
他调出流量监控图,发现对方正在批量复制原始文件,而且连接的是境外服务器地址。
动作很急,没有隐藏Ip。
他冷笑一声,启动追踪程序,同时按下隐藏按钮,将所有交互记录自动备份到军工所指定通道。
三分钟后,导出完成。
对方断开了连接。
陈默注视着那一长串日志条目,缓缓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
\"行啊。\"他低声自语,\"这就打算拿回去交差了?\"
他重新戴上眼镜,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发送了一条指令。
【自毁程序已标记,等待触发】
完成这些,他没有离开。
而是打开一个新的文本框,开始撰写一份清单。
第一条写着:【何时开始反向定位】
第二条:【准备移交证据的时间】
第三条后面还没写完,门外传来脚步声。
他抬头。
门把手转动。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台设备。
\"陈老师?\"那人愣住,\"您还在这里?\"
\"嗯。\"陈默合上笔记本,\"这么晚了,你还来做测试?\"
\"电机组出了点问题,得赶紧修理。\"那人把设备放在角落的架子上,\"您不累吗?\"
\"不累。\"他说,\"还有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