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校长吴文清的算盘(2 / 2)
校友基金?怕是“子侄基金”吧。
他知道,这场晚宴真正的主菜,现在才刚刚端上来。
“好啊,”他放下酒杯,对周围的人抱歉地笑了笑,“既然是吴校长相邀,又是为了母校的发展,我一定得去听听。”
……
汉大校长办公室里,古色古香。
一排排直抵天花板的红木书架上,整齐地码放着各类典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
墙壁的正中央,挂着一幅装裱精致的书法作品,是高育良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宁静致远”,笔力雄健,意境深远。
吴文清亲自为祁同伟泡上了一壶顶级的西湖龙井,姿态放得极低,仿佛他不是一校之长,而是一个前来请教的学生。
“同伟啊,你今天的演讲,真是为我们汉大帮大壮声威!”吴文清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推到祁同伟面前,满脸都是赞许,“说得太好了!有理论高度,有情感温度,更有我们政法干部应有的锋芒!我听了都热血沸腾啊!”
祁同伟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微笑道:“校长过誉了,不过是说了几句心里话而已。”
吴文清摆了摆手,顺势切入了正题:“同伟,你刚才在台上说,要为我们汉大帮选拔真正的人才,这句话,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们汉大帮自己人,就要互相帮衬,才能把汉东这盘棋下好,才能辅佐好高书记,也才能支持好你未来的工作嘛!”
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制作精美的简历,看似不经意地,推到了祁同伟的面前。
“同伟啊,这是我那个不成器的侄子,吴豪。”吴文清指着简历上的照片,脸上露出了长辈特有的、那种既爱又愁的表情,“这孩子,在学校里是顽劣了一些,但本性不坏,政治上也绝对可靠,是我们汉大帮根正苗红的后代。”
他终于图穷匕见。
“你看,能不能在厅里,或者我们汉大帮,提前培养一些信得过的后备力量了。”
他将一次赤裸裸的以权谋私,巧妙地包装成了为“集体利益”培养后备干部的深谋远虑。
祁同伟的目光,甚至没有在那份简历上停留一秒。
他缓缓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了那副“宁静致远”的书法前,仿佛在欣赏老师的笔墨。
“校长,”他转过身,脸上依旧带着那份恰到好处的、对师长的尊重,“我老师高书记常教导我,做人做事,要‘宁静致远’。什么是‘致远’?就是要看得长远,不能只顾眼前的一时得失。”
吴文清脸上的笑容,微微有些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