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历史谋士界(8-4)(2 / 2)
“劳刘录事挂心,默一切如常。”苏喆起身还礼,语气平淡,心中却已警惕起来。黄鼠狼给鸡拜年。
“那就好,那就好。”刘录事自顾自地在客位坐下,叹了口气,“唉,前些时日殿下因北境之事动怒,牵连了先生,我等看在眼里,也是为先生不平啊。贾先生事后也深觉不安,觉得当时未能为先生分辩几句,实在有愧。”
苏喆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殿下明察秋毫,是默才疏学浅,应对失当,怨不得旁人。贾先生言重了。”
“林先生虚怀若谷,令人佩服。”刘录事干笑两声,话锋一转,“说来也巧,今日整理文书,发现一批前朝旧档,其中颇多涉及北境风土人情、部落渊源。想起先生素来对此道颇有研究,便想着拿来与先生参详参详,或能有所得,将来或可再为殿下分忧。”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几卷颜色陈旧的竹简,放在桌上。
苏喆目光扫过那几卷竹简,心中警铃大作。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若他表现出对这些“北境旧档”的浓厚兴趣,甚至据此提出新的见解,贾文便可立刻在殿北境情报,其心叵测”。若他拒绝,对方也可说他“故作清高,不识抬举”,或“确无真才实学,不敢接触实务”。
进退两难。
苏喆沉默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与疏离,他轻轻将竹简推回刘录事面前:“刘录事美意,默心领了。只是近日身体不适,精神短少,且北境之事,殿下已有明断,默不敢再妄加议论,以免再惹殿下不快。这些旧档,还是由录事大人归档保管为宜。”
他选择了最稳妥,也最符合他现在“弃子”身份的回应——避而不谈,明哲保身。
刘录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脸上的笑容依旧:“既然先生身体不适,那便好生将养。这些旧档,在下就先带回去了。”他收起竹简,又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送走刘录事,苏喆关上门,眼神变得锐利。
贾文的试探,来得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还要阴险。这刘录事不过是个马前卒,真正的杀招,恐怕还在后面。今日他虽勉强避开,但也等于向贾文表明,他林默并非毫无戒心,这可能会促使对方采取更直接的手段。
他走到窗边,看着刘录事微胖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处,心中冷笑。
“想用这种手段扳倒我?”他低声自语,“贾文,你未免也太小看经历了七个世界的沉淀了。”
他并不惧怕斗争,甚至有些期待。在这谋士界,权谋算计本就是常态。只有经过这些暗流的冲刷,他才能更快地站稳脚跟,更好地运用那尚不稳定的“局势推演”能力,最终完成“留下传说”的任务。
风已起,浪已生。他现在要做的,是让自己成为那艘能在这惊涛骇浪中稳健前行的船,而不是被轻易拍碎的扁舟。
他回到书案前,再次提笔,并非写什么策略,而是开始默写一段来自某个修真世界、能够宁心静气的普通口诀。他需要绝对的冷静,来应对接下来更加汹涌的暗流。
棋盘已经摆开,对手已经落子。
该他,做出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