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万象兵道破独尊(2 / 2)
场面陷入僵局!但谁都明白,这种僵持对燃烧生命的孔慎之更为不利!
孔慎之眼中闪过极端狠厉之色,竟开始不计后果地燃烧文宫本源,欲做最后一搏! 方炎亦感受到对方决死之意,兵戈文宫内所有力量毫无保留地注入领域,刑天法相虚影在领域中央若隐若现,干戚高举!
两大领域光芒暴涨到极致,毁灭性的能量在其中汇聚,眼看就要爆发最终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唉……” 一声悠长仿佛穿越万古的叹息,自高台响起。
学宫祭酒周濂溪,不知何时已站起身,手中托着一卷古朴的竹简。那竹简看似普通,却散发着一种定鼎乾坤、抚平四海、教化万民的磅礴气息!正是圣院儒家镇派秘宝之一——半圣手书《中庸》原典!
他将竹简轻轻向前一推。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股温和却无可抗拒的、如同天地秩序本身的力量弥漫开来。
正在激烈碰撞、即将爆炸的两大领域,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轻轻按住,那狂暴的能量竟瞬间平息、凝固、然后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
儒道独尊领域的金光散去,兵道万象领域的异象消隐。 孔慎之闷哼一声,跌落在地,气息彻底萎靡,眼中满是惊骇与不甘。 方炎也身形一晃,领域收回,脸色苍白,惊疑不定地看向高台。
全场死寂!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震慑。
周濂溪收回竹简,目光扫过狼藉的广场,最终落在方炎和奄奄一息的孔慎之身上,声音平静却带着毋庸置疑的权威:
“圣道之争,不在口舌,更不在蛮力。” “尔等今日所争,已非简单的道理交锋,而是触及了未来圣道格局之根本。” “孔慎之所行,乃‘儒道独尊’之雏形,欲纳万道于一炉,虽失之霸道,却亦是圣道一途。” “方炎所显,乃‘兵道万象’之气象,融百家精义,以兵为骨,海纳百川,亦是圣道一途。”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深邃:“然,尔等之道,皆未真正成型,犹如雏凤幼龙,潜力无穷,却远未至圆满。强行以现下境界拼个你死我活,无异于幼苗互斫,徒损根基,于大道无益,更可能误入歧途。”
“故,今日之争,到此为止。”周濂溪最终裁定,目光如炬,“孰优孰劣,孰高孰下,非今日可定。待尔等真正走出自己的路,凝聚圣道之基,乃至…登临圣位之后,再行论道不迟。”
“便如前朝,后主李煜之‘词画圣道’与太祖赵匡胤之‘王道天下’之争,非一朝一夕可定,绵延数十载,直至国运更迭,方见分晓。此乃圣道之争常态。”
他看向方炎,意味深长:“方侯爷,你好自为之。你的道,前方艰险无比。”又看向孔府众人:“带孔慎之回去疗伤,今日之事,不得再提。”
孔府众人面如死灰,搀起昏迷的孔慎之,狼狈离去。
周濂溪最后对全场道:“问道会至此结束。诸位,散了吧。”
广场之上一片寂静,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结局与祭酒的话语深深震撼。
圣道之争,雏凤幼龙,未来格局……今日发生的一切,远超一场简单的辩论。
方炎独立场中,回味着周濂溪的话语,感受着体内蜕变后的领域与依旧澎湃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