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末日来临:我在养猪场打造避难所 > 第158章 王氏庄园

第158章 王氏庄园(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进来时略带歉意地笑了笑,轻声解释:“刚才在棚舍处理点事情,来晚了。”

王家在这片土地上已生息超过两百年。

祖上因逃荒迁居于此,凭着勤勉和智慧,从最初垦荒的几亩薄田,逐渐发展成如今规模庞大的家族农场。

据族谱记载,第一代家主王守业带着妻儿和老父,用一辆破旧的牛车载着全部家当来到此地。

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他们搭起茅草屋,开垦荒地,种植粮食。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慢慢有了今天的规模。

他们不仅开垦良田,还依山筑梯田,引水修渠,植树造林,一步步将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变成了物产丰盈的家园。

每年春天,当梯田里层层叠叠的油菜花盛开时,金黄色的花海仿佛与天相接,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夏天,麦田翻金浪,穗头饱满,芒针轻扬。微风拂过,麦秆轻摇沙沙响,日光下连绵原野宛如铺开的地毯。

秋天,果园里硕果累累,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香甜;

冬天,麦苗在雪被下静静生长,等待着来年的丰收。

尤其是在王勇承的父亲王德彰接手家业的那些年,农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王德彰是个眼光长远、敢想敢干的人。

他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农田面积,还引入了经济作物和林下养殖,使得农场的产出更加多元,家族收益也逐年递增。

他常常说:“土地是最诚实的,你付出多少,它就回报多少。”

在他的经营下,农场拥有梯田和平地共两百余亩,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当然还有少量的水稻;

其余的农田则是种着蔬菜瓜果、油菜和花生这类的油料作物、以及红薯和饲草这类的饲料作物。

周围的山林和坡地也被有效利用起来,三百多亩的林地里既有提供柴火的薪炭林,

也有苹果、猕猴桃、核桃、板栗等经济果园,还有二十多亩的茶园隐于山间,清香四溢。

每到采茶季节,茶园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

王德彰还特意从外地请来制茶师傅,教授族人制茶技艺,使得王家自产的茶叶在当地小有名气。

林下的空间则用于散养牛、羊和鸡群,同时套种药材和菌类,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

农场还设有专门的养殖区,供牲畜夜间归宿。

这些产出不仅满足了全族的日常肉蛋奶需求,还有余裕用于出售和交换。

而在农场的正中央,是一片连片的居住区和仓库,石基灰瓦,布局井然,俨然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然而,家族的蓬勃发展背后,是王德彰常年无休的付出。

他事事亲力亲为,从天蒙蒙亮就开始巡视农场,直到深夜还在处理各项事务。

长年累月的操劳让他的身体渐渐透支。

王勇承记得,父亲总是说:“等这批作物收获就好了”、“等这个项目上正轨就好了”,可是永远都有新的计划、新的目标。

就在王勇承二十四岁大学毕业那一年,王德彰一病不起,才五十四岁便撒手人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