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数据窃取与低语回响(1 / 2)
“堡垒”与“流光”模式的初步成功,极大地提振了基地的士气,也给了陆见三人更强的信心。他们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立刻投入了更深入的磨合与实战检验。
训练强度再次提升。陆见开始模拟更加极端的环境——规则混乱区域、高频精神污染地带、甚至短暂模拟出类似“错位之锚”的干扰场,逼迫三人在恶劣条件下维持新模式的基本运转。夜凰和苏半夏也全力配合,不断压榨自身潜力的同时,细化着在两种模式间快速切换的衔接技巧。
他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原本还有些生涩的配合逐渐变得流畅,“堡垒”的防御更加坚不可摧,“流光”的突袭更加诡秘难防。甚至,他们开始尝试将两种模式进行短暂的组合运用,例如以“堡垒”固守吸引火力,再瞬间切换“流光”发动致命一击,战术灵活性大大增加。
然而,他们所有的训练数据,所有的力量波动特征,所有的战术切换习惯,甚至因为疲惫而产生的细微能量流转迟滞……都被远在云层之上的“万象拟态”一丝不差地记录了下来。
“万象拟态”本身不具备太高的智能,它更像是一台极其精密和隐蔽的生物记录仪。它将收集到的海量数据,通过一种基于量子纠缠与维度折叠的隐秘信道,实时传输回“观测者”总部深处那个被称为“万象图书馆”的超级计算中枢。
“万象图书馆”并非简单的数据库,它是一个拥有初步自我学习和推演能力的人工智能网络,核心代码掺杂了从多个远古遗迹中破译出的禁忌知识。它接收着“万象拟态”传回的数据流,开始构建陆见三人的全息战斗模型。
模型不断完善,细节愈发清晰。陆见规则调用的偏好和极限负荷,夜凰镜界穿梭的能量轨迹破绽,苏半夏秩序守护在不同模式下的强度变化曲线……所有这些都被量化、分析,并推演出在各种情境下最有效的反制方案。
“‘钥匙’载体(陆见),规则权限运用存在‘启动延迟’,高强度定义后存在约0.3秒的规则适应性真空期……”
“‘镜瞳’载体(夜凰),连续超高速穿梭超过七次,镜界坐标定位会出现微米级偏差,可利用空间锚定进行干扰……”
“‘守门人’载体(苏半夏),‘堡垒’模式下秩序领域强度与范围成反比,交界处为相对薄弱点……”
“三种联动模式切换存在固定能量涟漪,可预判并实施‘节奏打断’……”
一条条冰冷的、针对性的战术建议被生成出来,存储在“观测者”高层的绝密档案中。他们就像在解剖一只珍贵的实验体,将陆见三人的力量体系拆解、分析得淋漓尽致。只待时机成熟,这些数据将成为最致命的武器。
……
与此同时,基地最深处的“静默收容室”内,李博士和他的团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块奇异石头在转变为接收模式后,一直保持着沉寂,只是偶尔会闪过一丝微光,表明它仍在接收那来自动态镜界坐标的未知信息流。但就在今天,当陆见三人在训练场内进行高强度的“流光”模式极限测试,引动了较为剧烈的空间规则涟漪时,异变再次发生!
石头不再是沉默地接收,其表面突然荡漾起水波般的纹路,一段比之前更加清晰、但依旧无法理解其含义的信息流被它“播放”了出来!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周围灵子环境、能被特定仪器捕捉到的意念片段!
【…坐标…确认…波动源…近似‘织网者’印记…】
【…进行…深度扫描…分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