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规则实施促和谐(1 / 2)
天刚亮,营地的炊烟才冒头,沈微澜已经站在议事厅门口了。
那块“守土约”的白布被装进了木框,挂在正墙上,底下摆了张小桌,春棠正低头在登记簿上记工分,笔尖沙沙响。
“昨晚睡得还好?”她抬头看见沈微澜,顺手把账本翻了一页,“赵大山他们西墙段今天要加高半尺,说怕雨季再来水。”
“嗯。”沈微澜点点头,目光扫过墙上那行歪歪扭扭的名字,“没人反悔吧?”
“一个都没有。”春棠笑了下,“倒是有三户新来的,今早主动来签了名,还带了两筐红薯当‘入约礼’。”
话音刚落,夏蝉从外面进来,靴子上沾着泥,手里拎着一根断箭:“北坡陷阱被人动过,不是咱们的人。痕迹是昨夜留的。”
沈微澜眉头一动:“人呢?”
“追到林子边就没了。”夏蝉把箭往桌上一搁,“但我认得这箭尾的刻痕——和之前山匪用的一样。”
春棠立刻合上账本:“要不要叫谢将军?”
“先不急。”沈微澜伸手摸了摸箭杆,又放下,“让他们以为我们没发现,反而好。”
窗外有孩子跑过,喊着“学堂开课啦”,笑声一路远去。
秋蘅这时掀帘进来,手里端着个陶碗:“东区两个孩子发烧,不是疫病,是夜里踢了被子。我已经开了些薄荷汤,让娘亲们领回去喝。”
“辛苦你了。”沈微澜接过碗,指尖碰到碗沿还温着,“教识药的事,今天还能继续?”
“能。”秋蘅点头,“李婶她们学得快,连半夏和苍术都能分清了。”
正说着,冬珞从外头进来,手里捏着一张纸条,没说话,直接递了过来。
沈微澜展开看了一眼——南方商会的标记又出现了,这次是在一批运往边境的铁器货单上。
她把纸条折好,塞进袖袋。
她忽然问:“你们觉得,一个人愿意签字守墙,最怕什么?”
三人一愣。
春棠先反应过来:“怕别人不守。”
“对。”沈微澜看着门外忙碌的人群,“所以规则不能只写在纸上,得让人看得见谁做了,谁没做。”
她转身走向高台。
日头渐高,农耕组正在轮值浇地,两户曾为争水吵过架的人家,如今并肩蹲在渠边修漏水口。赵大山坐在石墩上记工分,谁干了多久,他一笔不落。
孩童在临时学堂里背《千字文》,声音参差不齐,却认真得很。有个老头拄着拐编草鞋,旁边放着个小牌子:一双换半升米。
医棚前排着队,几个妇人跟着秋蘅认药材,有人把车前草当成了蒲公英,惹得大家笑起来。
沈微澜站在高台边缘,看了一会儿,转身回议事厅。
春棠迎上来:“今天工分全核对完了,六百一十三人,每人履责情况都记了档。没一人缺勤。”
“好。”沈微澜翻开册子,一行行看过去,“明天开始,增设‘监委轮值’,每组推一人,监督物资发放和工分评定。”
“我这就改账本模板。”春棠应声就要走。
“等等。”沈微澜叫住她,“别让同一个人连任。信任,得轮流坐庄。”
春棠笑了:“明白,要公平还得让大家一起监督。”
中午饭点,伙房飘出肉香。
谢云峥带着几个汉子从东墙工地回来,满身尘土,坐下就扒饭。他抬头看见沈微澜走来,筷子顿了顿,顺手把自己碗里的肉片拨到旁边空碗里。
“给你留的。”他说。
“我不爱吃肥的。”她坐下,夹起一块瘦的放进嘴里,“西墙今天能完工?”
“差一段。”他嚼着饭,“再加一班人,天黑前能夯完。”
“晚上巡逻照旧。”她擦了擦嘴,“别因为墙高了,心就松了。”
他看了她一眼:“你也一样。”
两人没再多说,但饭后他起身时,顺手把她的披风从椅背上拿起来,抖了抖灰,搭在她肩上。
下午议事厅开了个小会。
几个代表围坐一圈,有人提出来:“巡逻排班是不是该重新算?有些人天天值夜,白天还要干活,撑不住。”
另一个接口:“还有库房发粮,都是你们熟人先挑,我们新来的总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