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再陪刘天仙度过漫长岁月 > 第73章 直抵人心

第73章 直抵人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果当年侯孝贤带着《悲情城市》去威尼斯时,不是谢晋当评委,鬼知道他在拍什么?

靠着特殊拍摄技巧,顶多拿个最佳导演。

有了讲解员才让其中的隔阂消除。

所以,复杂内核的电影想要直抵人心,必须依赖观众的思考。

而李元青的电影则不用。

即便只是看着剧本,杜阿梅都能深受感动。

马可只感觉,眼前少年恐怕要给华国电影市场带来一副新的面貌。

去繁就简,专注故事,直击心灵。

他和小钢炮的风格也不同,他的故事不需要拼凑,就是一个整体。

李元青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马可的分析。

“马可,谢老,你们都是自己人。

我可以跟你们聊聊华国电影市场的未来。

首先,它会变大!

一直大到媲美整个北美。

《英雄》这种规模投资的电影,将来不需要依托海外市场便能实现回本乃至大赚。

其次,它会变得包容。

世界各国的电影,都能在华国找到共鸣观众。

这就逼迫我们的导演,在坚持华国自身文化特性的同时,要找到能够贯通全世界观众的情感元素或者模式。

之前那般慢工出细活的状态必须要变。

因为外国人不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他听不懂暗语,更不能及时捕捉到华语导演想要传递的细节。

因此,简单且完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发展方向。”

马可穆勒听完,不由想起当年在欧洲,不少年轻人手里举着红宝书的岁月。

其中的文字,简单却又充满哲理甚至直指社会运转本质!

那些年轻人不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但却感同身受革命情感。

这么多年过去,自己竟然在一个年轻人身上看见了一点熟悉的影子。

他竖着大拇指对谢晋说道。

“谢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呐!”

谢晋苦笑摇头。

“反正我是看不懂未来的发展。

以后肯定会是这些年轻人的天下。”

当天晚上,张昭按照李元青的要求,在酒店给马可两口子摆了一场简单的接风宴。

谢晋非要从家里拿出“女儿红”。

“我每次招待老马就这个,其实就是陈酿黄酒,他喝的可欢喜了。”

马可回忆道。

“当年就是谢老教我的,喝女儿红必须要配醉虾,我第一次吃的时候不习惯,能感受到活虾在喉咙里蹦跳,那滋味,别提多酸爽了!”

李元青酒量不大,到最后完全是张昭在和两个老头聊天,他本人宁愿和杜阿梅女士交流对华国文化的理解。

杜阿梅女士答应李元青,等《健听女孩》拍完,她能亲自来给电影做翻译。

中文、意文、法文、英语...

她都精通,绝对能做到信雅达!

临走前,马可穆勒夸赞李元青请谢晋导演担任监制这一举动。

“有你的商业片影响力,还有谢老在文艺领域的盛名,这部电影即便还没拍完,我也能向你保证,明年必定入围。

剩下的,就看你的本事和运气了。”

“辛苦了,还劳你专门跑一趟。”

“诶,不辛苦,都是为了艺术,我不觉疲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