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敛香舍(1 / 2)
马背上的少年将军勒紧马绳,马儿嘶鸣一声,戛然止步。少年狭长的眼眸似有波澜涌动,里面溢满了悲悯。他侧首,对着一旁的袁平耳语了几句。袁平领命下了马,从马背上绑着的包裹中,拿出了一个最普通的水囊和一包饼子。
百姓们的眼中褪了惧怕,空洞的眼中涌上的是满满的贪婪,但却并无一人,敢上前哄抢。
少年将军翻身下了马,将水囊和一块饼子递给了抱婴儿的那位母亲。随即,他撩起甲袍,单膝蹲下,将另一块饼子递向妇人腿边那个瘦小的孩童。
那孩子怯生生地抓过饼子,慌张地朝四周张望片刻,随即低下头,狼吞虎咽地将饼子塞进嘴里,拼命啃咬起来。
袁平将饼子尽数分发给周围那些看起来更需要它的百姓。队伍静立一旁,直待到所有百姓,吃完了手中的饼子。少将军的一队轻骑,才打马通过甬道进入三河城。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罢了!
三河城内,缓慢而清脆的马蹄踏过沙土地,卷起细细烟尘。百姓闻声惶然奔逃,如受惊的鸟雀般倏忽闪入窄巷,隐入门堂,不见了踪影。杂乱的脚步声后,倾翻的箩筐、散落的货担狼藉一地。
对面一扇支窗被悄悄放下,只余一道幽暗的缝隙;近处的粥摊后,老妪慌忙将孙儿揽入怀中,枯瘦的手紧紧捂住了孩子的嘴;更远处,衣衫褴褛的男子敏捷地缩身躲至柴垛之后,掉落的陶罐,在沙土路上,咕噜噜的打着转;道旁那扇破旧的门板后,一方灰扑扑的布巾悄然探出,布巾下那双惊惶的眸,正静静窥视着门外的一切。
嘈杂的城内,蓦然一片死寂。只余“哒哒哒”的马蹄回响。
三河城盛产药草,特有的药草味道弥散在整个城中,晾晒中的藤罗香甜腻缠绵,五草的苦涩凛冽,混合着一缕淡淡的金属腥气的寒髓芝,浓烈如酒浆芬芳的醉龙胆……种种气味交织盘旋,仿佛无形的手,撩拨着人的神经。
三河的中心便是这间官驿。官驿的黑瓦青砖墙,在一众土墙之中,显得格外肃静和不同。
时近黄昏,一队轻骑踏着暮色缓缓而至。驿丞亲自前来相迎,因信使和使团尚在后方,此次进入三河,桑旸一行,并未打算惊动城主。
待驿丞验过国书后,众人利落地翻身下马,驿卒们小跑上前,小心地牵过马匹。这些来自齐朝的骏马,对空气中浓郁的药草气味显得有些不耐,打着响鼻,蹄子不安地刨着地面。
轻骑一行踏入官驿院落,马蹄声碎,惊起檐下栖鸟。众人动作整齐划一,训练有素。有人牵缰拴马,有人巡视四方,有人卸下鞍侧行囊,不过片刻功夫,方才还喧闹的院落已井然有序。唯有那几匹骏马仍不时踏动铁蹄,似是对这满城药息戒备难消。
“敢问驿丞,敛香舍在何处?”
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闻声抬头,驿丞竟一时怔住,拾阶而下的,是洗去一身风尘仆仆。换了西域贵族锦袍的少年将军。
他一袭深紫色联珠对狮纹的织锦长袍,更衬的他面色如玉,唇色似血。最勾魂摄魄是那狭长的丹凤眼。眼尾微挑漾出潋滟波光。镶嵌红玛瑙的黄金腰带紧束窄腰,愈发衬得他身姿如松,他头戴一枚鸽卵大小的青金石金冠,几缕墨发垂落额前,平添三分风流,这满身华彩,竟不及他容色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