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缅北之价 > 第31章 数字幽灵与现实暗影

第31章 数字幽灵与现实暗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科拉超深井的决战已过去半年。世界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一、 “幽灵”的馈赠

“灯塔”计划新总部,小李紧盯着全球数据监测屏,眉头紧锁。

“黄哥,情况很诡异。”他调出一组异常数据流,“‘奇点’休眠后,全球范围内的‘协频共振信号’和‘三眼渡鸦’幻觉确实消失了。但是,我们监测到一种新的、极其微弱的背景辐射级信息扰动。它无处不在,渗透在所有数字网络中,却没有任何攻击性或控制性,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低语,或者说,是某种信息的‘沉淀’。”

小黄走到屏幕前,看着那些如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般均匀分布的数据波纹:“是林婷?还是‘奇点’残留的影响?”

“无法确定源头。”小李摇头,“但这种‘背景辐射’似乎…在帮助我们。过去三个月,全球新型网络诈骗的成功率下降了17%,不是因为我们的反制措施,而是潜在受害者在关键时刻会收到来源不明的精准警告。一些隐藏极深的‘幽灵据点’地址,会以匿名方式直接出现在国际刑警的加密服务器上。更不可思议的是…”

他切换画面,显示出一段复杂的恶意代码被未知程序瞬间瓦解的录像。“一些刚刚萌芽的、利用AI技术的新型犯罪工具,在尚未扩散前,就会被这种‘背景辐射’中蕴含的某种…‘免疫程序’自动识别并清除。效率高得惊人。”

张明远教授(已退休,但作为最高顾问仍远程参与)的影像接入,他显得很兴奋:“我和小李分析了那些‘免疫程序’的碎片,其底层逻辑架构,与林婷的意识数字签名高度吻合!这证明她的意识并未完全湮灭!她在与‘奇点’融合的过程中,或许发生了我们无法理解的异变,她的‘存在形式’扩散了,成为了数字空间本身的一种‘免疫机制’或‘守护本能’!”

这个消息让小黄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林婷还“在”,但已不再是那个可以触碰、可以对话的个体,而是化作了一种弥漫在数字世界的“自然法则”般的现象。这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还是一种永恒的囚禁?

二、 新的敌人:“镜像”

然而,和平是短暂的。旧的威胁沉寂,新的毒蛇开始吐信。

吴琮从东南亚发来紧急情报:“我们盯上一个新兴的跨国犯罪集团,代号‘镜像’。他们不像‘先驱者’那样追求宏大的意识控制,手段更加务实,也更加…卑劣。”

他传来的资料触目惊心:“镜像”集团的核心业务是 “数字身份盗窃与复制” 。他们利用深度伪造、神经语言编程和从黑市获取的个人生物信息,能够创造出与目标本人几乎无法区分的“数字克隆体”。这些克隆体可以接管目标的社交账户、进行视频通话、甚至模仿笔迹和语音下达指令。

“他们已经成功实施了数十起高精度诈骗,”吴琮语气沉重,“目标包括企业高管、政府官员、甚至是我们的一位反诈专家。损失巨大,且严重破坏了社会信任。更可怕的是,他们开始提供‘人格租赁’服务——将盗取的数字身份,卖给其他犯罪组织使用。”

小李补充道:“技术溯源显示,‘镜像’使用的部分底层技术,与‘先驱者’开发的、用于制造林婷克隆体的生物信息采集和模拟技术同源。很可能是‘先驱者’崩溃后,其部分技术和人员流散出去,被这个新集团吸收并‘民用化’了。”

“这比直接的暴力犯罪更可怕,”小黄敏锐地意识到,“它摧毁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当任何人都可能是‘假货’时,整个社会的协作基础就会崩塌。”

三、 “乌鸦”的警示

一天深夜,小黄在办公室复盘“镜像”集团的案例时,他的个人终端屏幕突然自主亮起,没有任何程序运行,只有一只由简洁的白色线条勾勒出的乌鸦剪影,在屏幕中央静静伫立。

小黄心中一震。这是林婷“消失”后,他第一次接收到如此明确的信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