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九渊葬书 > 第341章 打造跨界飞舟

第341章 打造跨界飞舟(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探索星海的决定一经做出,整个玄黄世界最顶尖的力量便被迅速动员起来,如同一台精密而庞大的机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始高速运转。这项计划被列为超越王朝兴替、宗门争霸的最高机密,代号“启明”,寓意着为沉寂的玄黄世界点亮通往未来的第一缕星光。知其全貌者,不过沈渊、苏小婉、墨玄等屈指可数的几人,甚至连裕亲王和岳山这等核心支持者,亦只知晓与自身职责相关的部分。

天工阁,这个汇聚了此界最卓越工匠与炼器师的地方,自然成为了“启明”计划的心脏与核心执行者。阁主墨玄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头所有足以开创一个流派的项目,将全部心力乃至生命,都倾注到那艘尚在图纸上的跨界飞舟。他在一张古老的星兽皮上,用掺了星辰砂的灵墨,郑重地写下了飞舟的名字——“逐星者”。这不仅是名字,更是一种宣言,一种向无尽星海发起挑战的誓言。

设计“逐星者”号所面临的挑战,是玄黄世界炼器史上从未有过的。墨玄与其核心团队面对的,是无数个需要从零突破的难关。

首先,是动力系统,一艘飞舟的“心脏”。星海广袤,动辄以光年计的距离,依赖传统的灵石燃烧或汲取本界天地灵气,无异于杯水车薪,恐怕飞不出邻近星域便会动力枯竭。经过无数次推演与争辩,墨玄提出了一个堪称异想天开却又唯一可行的设想——直接汲取星辰之力。他计划在飞舟最核心处,布置一座超大型、复杂到极致的“周天星辰聚灵阵”。此阵并非静止,而是能在航行中不断微调,如同活物般捕捉、过滤、转化遥远星辰散发出的微弱但无穷无尽的辐射能量,成为飞舟的永恒源泉。与此同时,作为至关重要的备份,沈渊将亲自参与设计一套独特的“法则共鸣引擎”。此引擎不依赖外物,而是以沈渊那蕴含天地本源的混沌道基为蓝本,尝试与航行途中可能遭遇的稀薄宇宙法则产生共鸣,化法则波动为动力,虽效率未知且对沈渊负担极大,却是绝境中的一线生机。

其次,是防御与隐匿系统,即飞舟的“甲胄”与“潜行术”。未知的星域意味着未知的危险,可能是毁灭性的能量风暴,可能是无声无息的空间裂缝,也可能是游弋的陨石流,甚至……是可能存在的、充满敌意的目光。“逐星者”必须足够坚固,更要足够隐蔽。墨玄构思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多层复合装甲结构:最外层,采用岳山亲自带队从北冥深渊下开采出的古龙化石,这种材质历经万古沉寂,与死海气息同源,能极大吸收和湮灭能量探测,赋予飞舟天然的“隐形”特性;中间层,则嵌入由苗疆圣女阿箼提供的特殊活体蛊殖装甲,这些经过精心培育的蛊虫集群能在受到冲击时瞬间增殖、修复损伤,更能主动吸收、偏折来袭的能量攻击,如同给飞舟穿上了一层拥有生命的缓冲外衣;最内层,则是武神殿以秘法锻造、融入了殿主岳山一丝“不动如山”武道意境的合金内胆,这是最后的壁垒,旨在抵御穿透前两层防御的物理冲击,确保核心区域的安全。

第三,是生存与探测系统,关乎飞舟能否在孤寂的虚空中长期自持。墨玄借鉴了上古洞天的理念,设计了精巧的内部生态循环系统,规划出区域用于种植改良后的耐寒耐阴灵谷、灵蔬,并小型养殖一些生命力顽强的低耗能灵兽,力求实现食物、水源和灵气的初步内部循环,减少对外部补给的依赖。探测系统则堪称玄黄世界感知能力的极致体现,察天阁贡献了其压箱底的“万里搜神大法”阵列,能将神念扫描范围放大到不可思议的尺度;天工阁则提供了最新研制的“周天符文雷达”,能以符文波动感知物质与能量。两者结合,力求在数百万里之外,便能提前发现潜在的威胁或是有价值的目标星体。

第四,也是横亘在所有人面前最大的技术鸿沟——导航与空间跳跃技术。依靠常规动力,即便“逐星者”能持续飞行万年,也未必能抵达最近的恒星。突破的希望在于对那异常空间波动的逆向工程。墨玄的理论核心,是制造一种“短途空间迁跃引擎”,尝试在空间结构相对稳定的虚空海中,实现有限距离的空间折叠与穿梭。这已非单纯的器物之学,它触及了宇宙最根本的法则奥秘。沈渊的作用在这里至关重要,他需要以其对空间法则的深刻理解,结合《葬世录》的推演之能,为墨玄的天才构想提供理论基石和关键参数,将“可能”变为“可以建造”。

“启明”计划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整个玄黄世界倾尽全力的支持,展现出空前的团结。

武神殿殿主岳山亲自率领门下精锐,深入地心炎渊、北冥冰盖等绝地,以无上武力开采那些坚硬无比、蕴含奇特属性的顶级矿石与古龙化石。

察天阁阁主苏小婉调动了遍布世界的网络,不计成本地为天工阁搜集那些只存在于传说中、对能量传导和符文铭刻有奇效的稀有材料与古老能量核心。

苗疆圣女阿箼不仅提供了大量特性各异的珍贵蛊虫,更亲自派出族中长老常驻基地,指导活体装甲的培养与生态系统中平衡的维护。

裕亲王则代表世俗王朝的力量,开启了数座皇室秘藏,海量的灵石、古籍、前朝遗留的奇物被源源不断运往北方,为这吞金的巨兽提供着最坚实的后勤保障。

最终的建造地点,选在了人迹罕至的极北冰原深处。一处巨大的天然冰窟被改造为核心基地,这里终年严寒,环境稳定,天地能量干扰极弱,厚重的冰层与永冻土更是天然的保密屏障。

基地之内,景象蔚为壮观。巨大的穹顶下,“逐星者”号闪烁着幽光的龙骨如史前巨兽的脊梁,缓缓铺就。数以千计的天工阁精英工匠、阵法师、符文师在墨玄近乎不眠不休的指挥下,如同忙碌的工蚁,将一个个铭刻着亿万符文的构件精准拼接、激活。敲击稀有金属的清脆声响、符文铭刻时能量流淌的滋滋声、测试能量回路时的低沉嗡鸣,以及中央熔炉永不熄灭的咆哮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迈向星海的雄浑乐章。

沈渊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这寒冷的基地。他或与墨玄在布满复杂星图和演算稿的密室中激烈讨论,以自身道基模拟空间跳跃时可能遇到的法则涟漪;或静立于即将成型的“迁跃引擎”核心前,闭目感应,以神念细微调整着其内部结构的能量流向。同时,他也在适应着沉睡百年后体内愈发磅礴、似乎与这片星空隐隐共鸣的力量,为即将到来的、吉凶未卜的远征,做着最后的准备。

冰窟之外是万古不变的冰雪死寂,冰窟之内,则是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创造奇迹之地。一艘凝聚了整个玄黄世界的智慧、勇气与资源,承载着其古老文明对未知宇宙全部好奇与希望的星海方舟,正在这极北的严寒中,褪去蓝图的外衣,一点点化为坚实的现实。这是一场赌上整个文明未来的豪赌,而“逐星者”,便是他们掷向命运星海的骰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