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替岗上班(1 / 2)
潮城的深秋已有了点点的寒意。 天空常常是那种灰蒙蒙的颜色,风刮在脸上,带着明显的干冷。
学期的尾声仿佛能听见脚步声,距离寒假离校的日子越来越近,空气中也弥漫起一股淡淡的离愁别绪。
对于重活一世的詹晓阳而言,这种感受尤为复杂而清晰。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一期一会”的珍贵。
他知道,眼前这看似寻常的校园生活、身边这些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很多人一旦毕业分离,便可能天各一方,此生再难相见。
这种认知,让他格外珍惜眼前的日子。
他不再像刚开学时那样急于拓展商业版图,而是有意识地放慢了脚步, 更多地沉浸在课堂、宿舍、食堂这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中,更多地与刘小惠、汪胖子、黄朝彬这些伙伴们待在一起,感受着青春末尾的纯粹与美好。
周三中午,放学后。 同学们纷纷涌向食堂。
詹晓阳没有急着去吃饭,而是先来到学校小卖部的电话旁。
他需要安排周末的事情。
他先拨通了皮客新桥店店里的电话。
“喂,小姨,是我,晓阳。”
“晓阳啊,吃饭没?有事?”小姨的声音带着笑意,最近生意顺遂,她心情很好。
“小姨,这个周末,让大姐和霞姐回老家一趟吧。 让她们回去看看,也休息两天。周六周日,我和小惠过去店里替她们上班。”詹晓阳说出自己的打算。
电话那头小姨愣了一下,随即语气充满了欣慰:“哎呀!你这孩子,想得真周到!我正琢磨着这事呢!是该让她们回去看看了。行!那就这么定了!周末辛苦你和小惠啦!”
“不辛苦,应该的。那说好了,周六早上我们直接过去店里。”
“好!好!我一会儿就跟她们说,她们肯定高兴坏了!”
挂了小姨的电话,詹晓阳又立刻拨通了堂舅跑运输的调度站电话,预约了周六凌晨的货车,送两位姐姐回饶北老家。
一切都安排妥当,他才松了口气,快步走向食堂。能为家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他心里感到踏实和温暖。
接下来的两天, 詹晓阳的心似乎真的静了下来。他按时上课,认真记笔记,下课和刘小惠一起吃饭、散步,偶尔和汪胖子他们打打篮球,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他享受着这种“寻常学生”的简单快乐。
周五下午,放学铃声响起, 预示着周末的到来。黄朝彬要回家,马上就走了。
汪胖子又活跃起来,大声张罗着:“同志们!老规矩,聚餐去!中心医院旁边巷子里新开了家海鲜排档,听说味道贼正!我请客!走着!”
于是,詹晓阳、刘小惠、汪胖子、林雅雯、林珊珊、王大华,六个老友结伴出发。
汪胖子最近可谓春风得意, 感情上和林雅雯形影不离, 如胶似漆;生意上波鞋业务持续不断, 詹晓阳每周都能准时收到刘厂长的转账,分到他手上的利润相当可观。
海鲜排档藏在医院后街一条狭窄潮湿的巷子里,环境简陋,但烟火气十足,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海水腥味和蒜蓉辣椒的香气。
汪胖子熟门熟路地点了一大桌:清蒸海鱼、白灼大虾、蒜蓉粉丝蒸扇贝、姜葱炒花蟹、椒盐濑尿虾、蚝仔烙……琳琅满目,十分丰盛。
然而,对于从小在山里长大的詹晓阳和刘小惠来说, 这一桌生猛海鲜却让他们有些无从下口。
饶北山区不靠海,日常饮食以家禽畜肉和山野河鲜为主,对这种带着浓郁海腥味的贝壳类、虾蟹类,两人都不太习惯。
詹晓阳还好,勉强吃了些调味较重的椒盐虾和蚝仔烙。刘小惠则几乎只夹了几筷子青菜,对着那盘张牙舞爪的濑尿虾和需要动手剥壳的螃蟹,眉头微蹙,实在提不起太大兴趣。
汪胖子和林雅雯、王大华则吃得酣畅淋漓,满手是油,不亦乐乎。
晚饭后, 时间尚早,有人提议去西湖公园逛逛。
夜晚的西湖,灯影朦胧,垂柳依依,比白天更添一份静谧。湖边的夜市格外热闹,卖小饰品、衣服、零食的摊位一个接一个,对女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刘小惠、林雅雯立刻被吸引,淹没在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中, 兴致勃勃地挑选起来。
汪胖子买了三瓶玻璃瓶装的可口可乐,用开瓶器“砰”地打开,插上吸管。
三个男生就坐在湖边的石凳上, 喝着冰凉的汽水,看着不远处在摊位间流连忘返的女生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晚风带着湖水的微凉拂面而来。詹晓阳看着眼前熟悉的湖光山色,夜市灯火,还有身边的朋友,忽然想起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他和刘小惠刚确定关系不久,第一次跑来逛西湖夜市的情景。
那时的心情,带着青涩的甜蜜和探索的新奇。仿佛就在昨天, 可转眼一年就过去了。
他不由得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时间过得真快啊……”
女生们终于心满意足地回来了, 每人手里都提着个小袋子,装着发卡、丝巾之类的小玩意儿,脸上带着购物后的开心笑容。
王大华看着眼前这两对“公然”出双入对的好友,再想想自己形单影只,故作哀怨地摇摇头, 调侃道:“唉,看来下次聚餐,我得申请带家属了!不然这狗粮吃得撑得慌!”
大家被他的话逗得哈哈大笑。
回到南春桥头的小屋,已快晚上十点。 想到明天要早起还要替班站一天,两人赶紧轮流洗漱。
刘小惠想着接下来两天没空洗衣服,就把两人换下来的衣服内衣袜子等顺手洗了, 晾在屋后的小窗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