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 第305章 轻舞飞扬之委托

第305章 轻舞飞扬之委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临窗的卡座,詹晓阳、刘小惠和姑父、小姨围坐一桌。

桌上摆着精致的粤式点心:晶莹剔透的虾饺、金黄酥脆的春卷、软糯香甜的马拉糕……还有一壶热气袅袅的菊普茶。

姑父汪老板果然大方,点的都是茶餐厅的招牌菜。

“来,晓阳,小惠,多吃点!读书费脑子,要补补营养!”姑父热情地用公筷给詹晓阳和刘小惠夹菜。

“谢谢姑父!谢谢小姨!”两人道谢,也的确饿了,加上心情放松,没有太多客气, 都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虾饺鲜甜,春卷香脆,热茶暖胃,气氛温馨而融洽。

酒足饭饱之后, 服务员撤走了残羹剩碟,重新沏上一壶热茶。

詹晓阳用纸巾仔细地擦了擦嘴, 坐直了身体,神色变得认真起来。姑父和小姨也察觉到他还有正事要谈,都放下茶杯,目光温和地看向他。

“姑父,小姨,”詹晓阳清了清嗓子, 开口道,“吃饱喝足,咱们接着说点正事。 还有几件事情,想跟您二位汇报一下,也需要麻烦您二位。”

他首先提到的,是关于“狮头鹅”更长远的规划。

“姑父,小姨,关于黄爸爸那边的狮头鹅, 我还有个想法。”詹晓阳眼神中带着思考,“我注意到,明年开始,国家的政策会有变化,‘五一’、‘十一’这些长假制度会慢慢落实。 潮城这边,也一直在努力打造旅游城市的品牌。 到时候,来潮城旅游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他顿了顿,继续说:“狮头鹅是咱们潮汕的特色美食,名气很大。 但现在的销售模式,主要还是靠菜市场摊档和年底团购。我想,是不是可以趁这个机会,把狮头鹅进行深加工,比如做成真空包装的卤鹅、鹅肉松、即食的鹅肉零食,然后开 专门的品牌连锁店来经营?”

“开专卖店?”小姨林老板眼睛一亮,显然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

“对!”詹晓阳肯定地点头,“地点就选在牌坊街、知名公祠门口这些游客必到的旅游热点。 店铺装修要有潮汕特色,干净明亮, 让游客一看就觉得是正宗老字号,值得信赖,也方便携带。” 他看向姑父和小姨,“潮城这边的市场和渠道,我想,是不是可以委托给‘三兴公司’来代理运营? 由公司来统一品牌、统一标准、开拓渠道。黄爸爸那边主要负责生产和品控。这样,能把‘狮头鹅’这个特色产品,真正做成一个像‘皮克’运动服那样的地方名片品牌!”

姑父和小姨听完,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许和兴奋。

“好!晓阳,你这个想法很有前瞻性!” 姑父拍了一下大腿, 赞赏道,“旅游加特产,品牌化经营,这绝对是条好路子! 等于是把街边摊,升级成正规军!我看行!”

小姨也连连点头:“没错!现在游客买东西,越来越看重品牌和包装了。这事有搞头!”

得到肯定,詹晓阳很高兴,但他也务实地说:“不过,姑父,小姨,这事不急在一时。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把年关的团购活动做好。具体的细节,等我放寒假后,咱们再找时间,叫上黄爸爸一起,坐下来详细商量,做个可行的计划书出来。”

“没问题!” 姑父爽快答应,“先把眼前的年关大战打好!年后咱们再从长计议!”

聊完狮头鹅,詹晓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郑重,甚至带上了一丝恳切。

“姑父,小姨,”他身体微微前倾, 真诚地看着两位长辈,“接下来,要说的这两件事,可能更需要麻烦您二位帮忙了。”

“晓阳,你跟我们还客气什么?” 小姨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语气温和,“有什么事,直接说!只要小姨和姑父能办到的,绝无二话!”

“是啊,晓阳,尽管说!”姑父也鼓励道。

“第一件事,是关于我们几个同学以后的打算。” 詹晓阳深吸一口气, 开始解释,“您二位也知道,开年之后,我们口腔班就要离开潮城,去江城的卫校学习两年的口腔专业知识学习。”

姑父和小姨点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舍。

詹晓阳继续说,“我有个初步的想法,等我们在江城安定下来之后, 想在学校附近,开一家小型的‘广东饮品店’。”

“开店?在江城开饮品店?” 姑父和小姨脸上都露出了惊讶和些许不解的神情。 姑父忍不住问道:“晓阳,你的想法总是很大胆。不过……你为什么非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江城开店呢? 那边毕竟不是潮城,我们照应不到。在陌生的环境从头开始,会很辛苦,也有风险。”

这个问题,显然在姑父小姨心里盘桓已久了。

詹晓阳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微微低下头,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 仿佛在组织语言。

几秒钟后,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诚, 语气异常真挚地说道:

“小姨,姑父,您二位问到我心里去了。我这么做,原因有几个。”

“首先,也是最实在的一点,”他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很清晰,“我们这几个要好的同学,包括我在内,家里的经济条件,其实都挺普通的。 父母供我们读卫校,已经不容易了。”

他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超越年龄的沉重:“您二位可能不知道,等我们卫校毕业,如果想自己开一家小牙科诊所,前期投入,租房子、买设备、办手续, 最少也需要好几万块钱。这笔钱,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个很大的数目,一下子根本拿不出来。”

姑父和小姨静静地听着, 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他们做生意,知道启动资金的难处。

“如果毕业时凑不出这笔钱,”詹晓阳语气低沉了些,“那我们就只能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出去打工,或者等着卫生院分配。 打工辛苦,收入也有限;分配……名额少,机会渺茫。那样的话,我们这几年学的专业,可能就很难用上,慢慢也就荒废了。”

“所以,”詹晓阳话锋一转,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和有神,“我想,趁现在还在上学,有时间有精力,带着大家提前做点准备。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一起摸索着做点小生意, 目标就是创收,攒点钱! 为我们毕业后能顺利开诊所,实现专业价值,攒下第一桶金!”

他诚恳地看着姑父和小姨:“这,其实也是我当初为什么在潮城读书时,就想方设法搞这些副业的 最根本的初衷。 我不想等到毕业时,因为钱的问题,让大家的梦想和学业付诸东流。”

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没有丝毫虚伪和夸大,完全是一个早熟的少年对现实清醒的认知和对伙伴未来的责任感。

办公室里一时间安静下来。 姑父和小姨动容地看着眼前这个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人, 眼神复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